【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4)
文/张爱敏
1
那么,如何让学生借助于树木认识树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懂得教育学,更应该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等。唯有让课程置身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怀特海说,教育是一种需要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没有捷径。
但此时,教育正在发生,一棵棵生命之树正在拔地而起,摇曳生姿,有了树木,何愁树林?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思维力比知识更重要。
运用知识比掌握知识有意义。
2
怀特海认为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学生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而教育的成就,则取决于对其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质。
而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递一种思想的力量,一种思想的美妙,一种思想的逻辑,还要传达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联系。
这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洞察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拥有活跃的思想。
思想从哪里来,唯有读书,再读书。
3
谈到对风格的鉴赏,怀特海认为,这是一种对风格的感知,是一种审美感,是对一个可以预见结果,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的赞美。
其实,无论是艺术的风格,文学的风格,科学的风格,逻辑的风格,实践的风格,都有同样的美学特质,即实现和约束。
说到底,就是审美力。对某一风格的热爱,这其实就是教育的功用。
风格,其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
它无所不在,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
它是力量的形成形式,是对力量的约束。不要为风格所困扰,解决问题才是要义。
它是专家独享的特权,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6
怀特海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也就是指我们要对教育有责任感和敬畏感。
他还指出,当我们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了罪过。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包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抑或,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
又想起了习总书记倡导“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又想起新教育的发起者朱永新教授,宗教般的意志,初恋般的热情,持之以恒的践行,一朵朵新教育之花盛开在祖国大地。
又想起自己,身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但依然坚守三尺讲台,三十年了,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一种教育情怀,一份坚定的信念,不也正走在寻觅诗与远方的征途中吗?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
总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作为教师我们要拥有活跃的思想,避免呆滞性的思想,僵化性的思维,要让知识活泼起来,要让课程设计更具科学性、专业性、适用性,要铸造多姿多彩的教育生活。
守望理想的教育,以宗教般的意志,用初恋般的热情,初心不变,痴心不改,砥砺前行,我们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