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中的吴国握着一手王炸,明明可以躺赢。非要作死亡国。

春秋战国中的吴国到底是怎样灭亡的,难道真的是越王勾践隐忍奋发,最后咸鱼翻身灭掉吴国的吗,我们这一期详细分解吴越争霸背后的故事。


吴国的祖先太伯和周朝天子本来是一家,发展了十几代好不容易积攒了点家业,于是很实在的派人去周朝认亲戚,顺带长点见识学习点先进文化。

对于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来说,吴国的位置正好就在楚国的后面。能给楚国埋颗地雷最好不过。

公元前584年。吴国十九代君王吴王寿梦迎来晋国的贵使,巫臣带着秘密任务来到吴国。

发现吴国太野蛮。说话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走,打仗基本靠手。实在上不了台面。



为了完成任务,巫臣只能常驻吴国,把晋国先进的车战兵法都交给吴国。至此吴国才有了点文明国家的样子。

虽然吴国人傻钱多但见识过中原大国斗争后,也知道找楚国的茬不太靠谱。学习一下中原的好东西可以,但是替晋国卖命的事还是算了。顶多去楚国边上弄点三瓜两枣,恶心一下楚国就算了。

就这样吴楚两国吵吵闹闹又相安无事地混了几十年,直到吴国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复仇达人伍子胥和比较识时务的伯嚭。

这两位与楚平王都是有着深仇大恨的。怀揣着血债来到吴国,目的就是借兵报仇。

编辑搜图

吴国也是够倒霉的,把吴国发展起来的人才几乎都抱着不怀好意的心思。

伍子胥为了报仇不仅帮吴王阖闾干掉吴王僚,还请来孙武帮吴国练兵,直接把吴国血值拉满就等着好好给楚国放血。

楚国也没闲着,楚平王本来是个比较佛系的君王,只想好好享受生活,对争霸非常不上心,但架不住背后老有人搞事,于是学晋国的作法,在吴国的背后也找了个帮手,那就是越国。

越国传说是大禹的后代,当年神箭手后羿抢了夏朝的天下,夏朝第五代天子少康流浪到越国。后来少康复国就留了一个儿子在越地祭祀宗庙。

传了十几代正好是越王允常,楚国没少帮衬允常。缺钱了送钱,闹饥荒了送粮食。时不时送点兵器车马。目的也是希望越国牵制一下吴国。

编辑搜图

越王允常在位时干掉了上一任吴王余祭。后来的吴国几位王子忙着夺王位,没来得及报复越国。

等到吴国争霸攻下楚国时,越国又在后边捣乱。于是吴王阖闾开始转头敲打越国。

公元前496年,吴国趁着越王允常去世偷袭越国,新上任的越王勾践派出死囚假扮敢死队,两军阵前直接自刎。这场面实在血腥,吴国军队直接萌逼了。

越王勾践率兵干翻了吴国。吴王阖闾也深受重伤死在回吴国的路上。

接下来另一位主角,吴王夫差上位,要说起来卧薪尝胆的发明人是夫差才对。为了报仇吴王夫差派人站在寝宫门口,夫差刚想躺平的时候,这些人就大喊:你忘了越国的仇恨了吗,你忘了父亲的血仇了吗。



夫差想喝口美酒的时候,底下人进献苦汤。让夫差不得不放弃美酒佳肴。

就这样吴王夫差隐忍三年。也奋斗了三年。

越王勾践也知道吴国没那么好惹,专门去楚国请来几位人才才,有搞政治的文种和搞军事的范蠡,还有一位搞经济的计然也来到了越国。

据墨子书中记载,为了训练死士,勾践故意把空船放火然后命令死士登船抢救。以此来考验死士的忠诚度。这个比孙武练兵的手段更残忍,也更有效果。

于是越王勾践练就了一支死士。但靠这种练法,死得远比活的人多,所以数量应该不多。

都准备好了那就来吧。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公元前494吴国以伍子胥为主帅,伯嚭为辅助集合全国的十万兵力进攻越国。当时越国实力的确比不上吴国,越国只有三万军士,死士更是少得可伶。

吴国出动十万甲士,并且都是经过伍子胥一手调教的精锐,加上孙武兵法的加成。当年打遍半拉中国的楚国都不是对手,何况越国?文种和范蠡都劝越王隐忍去找吴国和谈,但是比较自负的勾践偏不信邪非要硬杆吴国。

其实勾践这个人骨子里就是比较残忍,也有点小聪明,这样的人很容易偏执,加上三年前的那次战役让勾践有着绝对的自信。

可是勾践从来就没想过靠使诈能成功一次,但不是每次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诡计都是渣渣。于是吴国把仅剩几千人的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

编辑搜图


越绝书记载,在太湖水面上。吴国战船因为风向不对,加上越国死士的干扰。起初战役并不顺利,损失有上万人,夫差都有心思退兵。

伍子胥鼓动夫差继续坚持,并劝夫差亲自带头鼓舞士气,后来风向转变,伍子胥利用火箭烧掉越国战船。越军主力牵制吴国军队勾践退往钱塘江边。

吴国用学到的疑兵计策,分派部队白天四处挑战佯攻,晚上摆出夜袭的架势放火骚扰。没过几天越军彻底崩溃,逃命的逃命投降的投降。勾践身边只剩五千多人逃亡会稽山。

散失军心的勾践没招了只能求和投降。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靠为夫差养马来求生。又用贿赂伯嚭等吴国权臣的手段,挑拨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达到保命的目的。

公元前490年,勾践以尝粪便的手段为夫差看病,感动夫差顺利回归越国。也让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不可调和。

至于后人说吴国为什么不直接灭掉吴国,原因就是当时还属于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说话没人听,但天子的地位还在。

争霸才是主旋律,齐桓公扶持卫国保存邢国。晋文公讨伐得罪自己的曹国也没灭亡这个国家。兴灭国继绝世才是霸主常用来收服人心的手段。

当时很少有灭国的大型战争出现,除非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或者像晋国周边小国,虢国虞国那样不在主流国家的认同范围内。有点名声得像陈国,蔡国这样的小国都还存在,也没被楚国随意的灭国。

这些小国甚至还参与了吴国入侵楚国的分赃大会。并且吴越实力相差并不是太多。灭完越国付出的代价足以让吴国伤筋动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对于还想参与中原争霸的吴王夫差来说,灭掉一个越国实在不划算,将来名声传到中原也不利于自己做霸主的名声。

并不是吴王夫差不想灭越国,而是他没能力灭了越国。

而为什么说越王勾践残忍变态,不止因为他以近乎自辱自残的手段来求生,而是他打破了这种不灭国家,不毁宗庙的普世规矩。这也就是春秋和战国最大的不一样。

隐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寻思怎么报复吴国,一边发展内政鼓励生育,一边继续贿赂吴国鼓动吴国争霸消耗吴国实力。并且贡献美酒美女诱惑吴王夫差,让夫差散失动力沉浸于享受。另外搞经济贸易战收割吴国的韭菜。毁坏吴国民间正常生活秩序。

此时的吴王夫差志得意满,就等着机会过一过霸主的瘾。

没几天,齐国准备攻打鲁国,鲁国像晋国求救,但晋国几个家族忙于内斗,直接打发鲁国去找吴国帮忙,吴王夫差以救鲁抗齐的名义参与争霸。

帮鲁国搞外交的就是孔子的徒弟子贡。子贡周游吴越晋鲁这些国家,不但保存了鲁国,间接的促成晋国和越国的结盟,搞残了齐国捎带的毁灭了吴国,让战国时代提前数十年到来。

至于楚国,被吴国毁得够狠,正在舔着伤口疗伤。

公元前484年的艾陵之战,齐国田氏家族把姜姓齐国仅剩的一点军力全部打发上了战场,齐国残余的姜姓家族,国氏高氏鲍氏十万大军全部折在这场战争里。齐国只剩田氏一家独大。

惨胜的吴国,带着霸主的虚名和财宝在举行会盟后回到吴国。

随后越国继续发扬割韭菜的作风收割吴国。趁吴国大灾,以蒸煮的口粮贡献吴国充当种子。吴国民力疲惫但是吴王夫差两年后还要北上与当年的老东家晋国争霸。

晋国搞了几百年的政治斗争,经验非常丰富,摆弄吴国就是玩一样。晋国故意捧杀吴王夫差,为吴国举行联合国大会。背后又挑动越国捅刀子。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不在装孙子,趁着吴国被拖在中原的空挡,发动五万大军偷袭吴国。

吴王夫差被晋国拖在联合国大会打口水仗,而越国包围了吴国首都姑苏城。逼降太子友。大肆掠夺吴国财富,断绝吴王夫差的粮道。

等到吴王帅着十三万疲惫之师回国时,胜败已经注定。

当然此时的越王勾践实力不强,没有绝对的把握灭掉吴国,在逼迫吴国签订一系列赔偿条约后打道回府。吴国这次虽然没有亡国但已经衰败。

不过老天爷把运气给过吴王夫差,夫差没接住也怪不得勾践心狠。勾践绝对不可能看着吴国有机会重新崛起,于是拉拢楚国在几年内不断骚扰吴国,吴国始终没机会休养生息。

而在国际上吴国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大国,没人帮衬的吴国永远看不到复兴的希望。

五年后的公元前482年,越国再次举兵攻打吴国。这一次再也不接受吴国的求和。毁吴国宗庙,拆吴国城郭。掠夺吴国人口。彻底灭亡了吴国。

这一次轮到越王勾践志得意满,意气消沉。他也走上了吴国的老路,亲手杀害自己的功臣文种,越王勾践残暴猜忌的性格很难容忍别人,他连在越国执政的文种都能杀害,对在吴国见证自己耻辱的范蠡能轻易放过吗。

至于范蠡。有传言说范蠡功成身退。范蠡的夫人归国没几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苏杭一直有范蠡把西施沉江的故事,范蠡改头换面此后江湖再无他的传说。

照正常逻辑推算勾践的为人。恐怕沉在西湖底下的应该是范蠡才对。

为了防备吴国复起,越王勾践直接毁灭了吴国,地里撒盐城郭植草。吴国人没有可耕的地,也没有可栖身的家园。越国只是灭了吴国这个国家,却没有完整的消化吴国的实力。

越国似乎还是灭吴之前的越国。以后吴国的旧土大部分被楚国接收。这样的越国能存在多久,加上越国内部的政变不断。

越国除了越王勾践获得过一次霸主的地位,往后越国逐渐沉沦。再也恢复不到巅峰。此后世界的主题变成了战国七雄的故事。

吴越两国的争霸就是晋楚争霸的延伸。吴越都是因为引进晋国和楚国的人才而兴盛起来。

吴国被灭也不是因为越国有能力灭吴。而是因为吴国的外交政策不成功,先得罪楚国,又征讨齐国。

最后为了争霸与老东家晋国闹掰。加上吴王夫差个人的原因。最终导致吴国的衰败。在越国第一次围攻吴国时,吴国也可以像越国一样隐忍奋发,重新来过。

但就是因为地理上被楚越包围。楚越轮流骚扰吴国,其他国家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吴国。彻底断绝了吴国复兴的希望。这才是吴国灭亡的真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