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2022年对于 fsa 的冲击,主要是在公开课上了。无论我们怎样的灵动,怎样的调适性,或者之前万菁经常说的踩着西瓜皮,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越来越狭窄的空间里转身,不可能不碰撞到旁边的事与物的。结果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完整性(fsa的体系),都无法在面对拒疫下非常碎片的时间空间里,传达fsa的理念。结果是我们将自己埋首在客户的顾问项目里,做做直播,偶尔偷袭成功的在北京做了两次公开课(SOA与BBQ),然后被迫回到自己的家里伏机以待。
不知道该怎样选择
我与一众伙伴们,不得不接受今年我们也无法将 fsa 的课完全展开跟所有学员分享。幸好我们也做了一次混沌课程,出了好几本翻译著作,以及做一系列的线上直播分享。身影可能还是没有减少,但无论这些活动有多成功,我们心里很清楚知道这些都替代不了线下课的体验学习。因此,我不得不说,我与万菁就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来回辩论该开哪个公开课?有一刻我们会认为是VIA,因为这个才是 fsa 核心的核心,但过去两年都没有机会上过,所以很需要跟学员碰碰面!有一刻我们认为是MPI,因为这个是被认为是很有力量帮助到团队获得更多视角的好工具,企业家或是团队们往往最能够直接受用,给与学员们一种”有用、可用”的感觉还是挺重要的!有一度我们甚至认为是出场次数最多的 SOA,一方便上半年我们在推广成人发展理论,以及领导者意识进化的力度还是可以的,并积累了一群很想来上课的同学。多办两次SOA可以帮助我们消化一些已经用心等待一段时间的同学。然后有不少同学也跑来跟我们说,上次错过了 BBQ 这堂课,很想利用这段时间,疏理一下他们自己与团队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简单来说,每一个课,我们都有非常充足的理由去开,但时间就只有那么多。我们得要吃掉自己开给客户的药方了:专注在 one big thing。
在意识退化的年代里保持开放
这五年,我们都应该感受到社会上的种种退潮。一片䌓荣的景象好像越来越走进历史里了。商业上的成长与衰退只是命运有时,它也有自己起伏的周期,我不会为最近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滞后而感到过度的悲鸣。然而在更大的世界关怀上我不敢说我看到很积极正面的一面。在我们主张领导者需要更上一层楼去进行意识进化的同时,外面世界却在上演着另一种意识退化的力量。但诸位千万不要以为在退化的年代里我们可以容许自己回到动物本能的层次就等于符合这些退潮。恰恰相反,它其实更要求我们要拥有更大的心智容量来得从这一 BANI 的气围下理出一种思路出来。同时,当下之景气对于所有身在企业的人都要更懂得安身立命之法。在既要也要的把握住两仪的同时,这如果不是一次对领导者更高心智的历练,那会是什么?
面对这种要求具备两仪的势态,我们也将自己的精力放回这个焦点上:既要放眼世界的大局观,也要安身立命的经营之道。这是一次从最大最远的,以及最近最可以做的两个看似回异的方向入手。但其实我们是将 fsa 整套体系的应用边际再推到更大的范畴去。我不知道其他的同道可以如何跟上我们这样的主张,然我则很认为,此刻可能也是需要更放手的、更心怀企业与社会的同理心,提出的一种取径。
因此,我们将要在十月、十一月期间,在上海、北京,或是杭州寻找可以放下两个三天的时间,来为大家带来一课“向生成中的未来学习 (WTF)”,还有,另一堂全新的课,暂时名为”本质经营” 。
WTF 与 LIM(Less Is More)
这两个课,有可能将会替代 fsa 一直以来在调适性领导力所提出的 SOA-MPI-VIA 鉄三角体系。首先,并不是因为这套体系有什么让我不满意或是不足之处,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套非常有威力的领导力体系。在世界还是以一种有序的经营逻辑在运作时,我们看到我们还可以循循善诱的鼓励企业家们(或是组织中的 leader 们)一种不一样的担当。很多经过我们这套体系洗礼的同学都会觉得这是超值有意义的过程。学员们真的在我们展示那种”打开头脑、打开心智、打开心执”的过程。每一次看到一个新学员的打开,都让我们动容与感恩,也回头让我们更肯定这个道路是值得走下去的道路。fsa 也是在这个基础下,认识了今天组织 fsa 社群的一批同学也好,忠粉也好,同道也好,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认同 fsa 所代表的取径,是对今天 VUCA 世界里的 leader 们在 BANI 状态下的一剂解方:它是推边际,也是打木人巷、也是在建家园。然而,在此时此刻的新世界里,秩序也还没出现的混乱区域里,这一切又来得有点奢侈。我们决定在2023年,我们先将焦点放在 WTF 与 LIM 上,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门课是直接跟企业家相关的。
WTF:向生成中的未来学习
我经常说这是一门学员比老师更笃定的课程。我这门课背后其实就是我十七岁的启蒙老师带给我一种看世界的全新视野。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继续更新这套由我老师带给我的世界观。它让我很早年就浸泡在国外重要新闻的滋养里,我会从《经济学人》、《时代》、《财富》、《新闻周刊》、《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看到世界的变迁,同时自己工作对于结构性思维的训练让我也逐步形成了一种理解世界的底层框架。同时这些岁月里,我自己也被训练出一种贝氐思维,大意就是凯恩斯所说过的:当事实发生改变,我的观点也会随之改变。这是对自己开放性的一种训练,而且越早年形成越好。
我会在 WTF 带给学员三个东西:事实、框架、未来学。事实改变,可以让我们改变,重点是,我们在看什么事实。普遍的认知是,国内所能够看到的事实”就那么多”,这对于我们站在今天的事实上去思考变得不利。因此,我将带入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虽然那未必是我们最方便的语言);我们会从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来感知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是在生成中,有什么是在消亡中。有了事实、资料之后,我们需要框架来承载这些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否则那将会是一堆碎片代的大数据。人类一再证明不是处理大数据的动物,我们是”小数据”动物。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必须懂得掌握关键的小数据。因此,再一次,框架就有了它关键的作用。在 WTF 的课堂中,我将会介绍六个超级重要的框架来承载这些资料。最后,要看到生成中的未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论,并不是归纳性的,也难以用一种科学的严谨性来批判它。我们称这套方法论为一种未来学(future studies)。我们该怎样感知未来呢,用预测模型来进行吗?用水晶球来进行吗?在 WTF 中,我们强调感知(sensing)与情境(scenarios)。由感知与情境构成的未来学方法论会是怎么样呢,我很想跟你们探讨一下。
WTF 这堂课,很幸运地被万菁早在蚂蚁金服的年代所挽救出来的。在2019年首次带入 fsa 的公开课,成为了调适性领导力体系下的一支异军。这几年间,我都不敢说自己这个课做得有多震撼人心,我仍然不自信于自己有限的能力,怎样能更好的承载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但当我询问我们上过这堂课的同学,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希望不要放下这堂课,有不少学员甚至问我可不可以为他们的子女特别开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