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割麦
人们弯腰,手挥镰刀割麦子的画面,已成为历史,将永远留在中国历史的画廊中,让后入凭吊。
但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我们,却很难忘却割麦子的场景,和那种挥汗如雨、阳光暴晒、令人窒息、腰酸背痛的苦难。
今天,我写割麦子的经历,是为了不忘过去的苦难,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其他,真的没有!
高中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收割麦子的“夏收”劳动。
那时,我们这些刚刚离开校门的年轻人,是没有资格去用镰刀割麦子的,只能是为割麦子的人服务,就是把割倒的麦子,捆在一起,村民们叫“捆麦子”,以便用马车运到麦场,堆放起来。
割麦时,是三个人一组。一个人在前边,先割中间的三行,把割倒的麦子放成一堆,人们叫“攻洞”。我想,就是现在自行车对里,第一个骑手,是为大家打开风洞,让后边的骑手,减少阻力的。所以,攻洞的人,消耗体力更大。
然后,是左右各一个人,每人三行。一般来说,在攻洞人右手割麦的人,相对来说,比左手的人要轻松一些,因为,每次割完以后,放到攻洞人刚才放的麦堆上,比较方便。
这样,每一土垄内九行麦子放一排,由后边的老弱病残和我们这些小年轻人,来捆麦子。
一般是两行麦子,由四个人来捆。一个人在前边,用麦子秸秆本身,做出绳子一样的东西,村民把它叫做“麦腰”,这也是个技术活,一般人不学是不会的。因为,这个用麦秸秆做出的腰,就相当于一根绳子,来拦腰把麦子捆住,所以称为腰。如果不会做,麦子就捆不住,或者,捆住了,容易断。那这样做出的腰,就不能用,就不能被派去干下腰的活。
然后是,每一行一个人,把割倒的麦子,抱到这个麦腰上,最后,由一个由一个有经验的人来捆。
为什么说,要有经验的人来捆呢?因为,如果捆的太松,过上一天,马车来拉麦捆的时候,装车的人,用铁叉一挑,就会乱了,就会挨装车人的骂。而且,捆好的麦捆,在将来碾麦的时候,还容易解开,便于摊开,让石碌来碾。
我曾经尝试过捆麦子,但都失败了,只能当抱麦子的“抱手”。
就是到了包产到户后,每年,家里收割麦子,我就成了主力割麦手,母亲和小妹,她们就是捆麦子的人了。
在八十年代,一到了“三夏”时节,各单位家在农村的,都会响应政府的号召,“支援三夏工作”,放假回村里收割麦子。
在农村,那时候,还有一个口号,就是“龙口夺食”。意思是,麦子一旦成熟,就要立马收割、运输、堆放,才算是保险了。假如,在麦子成熟收割季节,来上一场大风,或是来上几场雨,人们辛苦种上一年的小麦,就可能被大风刮的麦粒全部掉到地上,颗粒无收;或者遇到连阴雨,小麦就会在地里发芽,也会颗粒不收的。
在割麦季节,都是五点多,天亮就上地,到八九点钟的时候,已经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了。在队里干活,也是五点多上工,到八点钟左右,回家吃饭。吃完饭,九点钟再次上工,到十二点左右收工,下午一般都是三点多上工,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天麻麻黑收工。
我记得有一年,为了赶快把队里的小麦收割回来,队里还准备了大锅饭,就是几个妇女在家里蒸馒头、熬米汤,做上一两个菜,然后让人送到地里,人们就在地里吃饭,吃完饭接着干。我曾经用扁担,担着饭,和几个老人一起,把饭送到地里。等吃完饭,再送回村里,才去帮忙收割麦子。
这样的经历,如果不用文字记录,可能就被历史的浪花淹没了,所以,才有了此文。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