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学到熟知一项技能,一旦自己认为能够驾驭了,且这种表现也达到周围人能接受的认可度,每每将它信手拈来,一旦形成“自动化”,即使再练习1万个小时也不会让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上一篇本猫提到,刻意练习不等于重复练习,刻意练习应该是有目的的练习。
何为有目的的练习?
1、有具体的、特定目标 , 比如:连续投3次篮筐,命中率100%;
2、保持专注,做一件事情应有的态度;
3、要有反馈,具体到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4、走出舒适区,迫使自己往前迈进一步。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面对困难,是束手无策,还是放慢脚步,亦或是打道回府呢。
鉴于东西方文化理解不同,书中语言又过于专业,本猫用自己理解的意思翻译给大家听:
“柳暗花明又一村”。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常用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解决路径,然后去尝试。对于难度大的,可以将其拆解成小段、简单的任务逐个攻破。
寻找更多的动力。内在动力来自于乐于自我挑战,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一些收获,成就更好的自己;外在动力来自于收入激励,这是最直接的价值体现,立竿见影。
当然,光是有目的的练习还不足够,我们对自身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下一篇本猫为您继续讲述《刻意练习》书中的干货,喜欢的看官可以留下来关注本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