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缘”缘何而起(原创)

        我是一个很搞笑的“茶客”,虽然接触茶也将近20年了,但我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门外汉”感觉我不是茶的主人,而是它门外的客人。



        十几年前第一次去西湖龙井村游玩,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接触茶叶,看到满山的茶树好兴奋,看的茶农给我们泡的茶叶还在杯中翻滚的清绿的茶水,我却惊异这茶汤为什么会是绿的?因为自此之前我看到的茶水都是棕色的(茉莉花茶为主),现在想想真有点羞涩,为此我专门跑到中国茶叶博物馆泡了整整一天,自此打开了眼界。



        一日我的朋友送给我人生的第一盒真正的龙井茶,为了回他发的短消息:这茶怎么样?我专门研究了龙井的种植,炒制,冲泡等过程,第一次知道了回甘,为了体味到回甘而喝到晚上睡不着觉。

        在杭州的十几年,我不仅喝到了西湖龙井,还喝到了:长兴紫笋、安吉白茶、临海蟠毫……期间宁波天童寺方丈还请人送来天童默照茶!并请杨春先生题写:“融含三千”!至此这幅字一直挂在他的茶室里。



        杭州的茶楼特别多,去茶楼喝茶除了西湖龙井更多的是改喝红茶、普洱、老白茶。这些茶每一个茶系里又有那么多品种,虽然喝过很多但我依然深感自己不是“茶中人”。

        再后来我由原来的间歇性朋友一起聊天喝茶发展到现在每天至少要泡一杯或煮一壶,边喝茶边做事,或喝好茶再做事,若没有喝茶会感觉生活好像少了滋味,虽然也逐渐会品味到了茶的醇厚或淡薄,清香或浓烈,简单知道红茶里的什么祁门、滇红、正山小种,金俊眉,知道了普洱,还知道了生普、熟普,老班章,古树……

    我的同事在请我喝福建茶时让我爱上了老白茶,自此我喝过白毫银针,白牡丹,品品香,寿眉等,但我感觉喝过可能就忘了,下次再喝依然说不出名字,我深感自己在喝茶方面没有悟性,就像有的人研究茶叶对字画没有悟性一般。

        茶和字画所以通融,皆是因其共有抽象高雅之处,书画讲究在简单线条中求丰富内涵,亦如茶在朴实中散发清香!因对茶的逐渐热爱,还专门跑到景德镇去画茶具,起名竹韵!



        近年抖音盛行,也尝试在直播间薅羊毛买过几十个小样,实感如在书画行业买到地摊江湖画作一般,寡淡无味实乃是交智商税。茶中上品和画之精品一样,不会巨量的出现在基础的大众消费阶层。


      虽我仍乃一茶外人,但自知在饮茶追求中有了一颗向上的心,自觉步入茶中人只是早晚的事,今写此小文以鼓励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