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见了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其实,一枚跑步小白从弱小到强大,从莽撞到成熟,从而进阶成一名睿智跑者、跑圈大神,同样也需要这“三重门”的冰火淬炼!
一、自律门——见众生
朋友圈最不缺什么?——鸡汤!不管是“心灵鸡汤”还是“毒鸡汤”,似乎都在宣扬一种正确且毋容置疑的生活方式,比如什么热爱生活,早睡早起、有氧运动、亲子阅读……为什么说这些标签是久经不衰、常讲常新的新年必立flag之一呢,还不是因为那句大实话——“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养成跑步的习惯很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你肯定会说真是一句大废话啊!哈哈,且听不范慢慢道来。跑步锻炼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跑步锻炼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经典书籍《被讨厌的勇气》的有一个观点非常认同: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更何况对于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刚开始运动阶段的“酸爽期”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扛过去也就适应了,倘若没扛不过去反而变成下次改变前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改变的前提就是理解与认同,自律的痛点在于相信与执行。有些人天生不信邪,总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不用遵循大众的天道法则,即便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也照样能长命百岁;当然,很多人相信是相信了,可在落地执行这个环节出问题了。归根到底最本质的因素其实还是思想认知,正如培根在《习惯论》中所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答案,从来都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躬身实践得出。
现实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被挡在了这道门外,嘴上说“我要减肥”、“我要健身”、“我要跑步”,可身体很诚实——还是躺平最舒服,毕竟,不动——暂时好像也没啥损失或者说不适,照样“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动——却要经历一段难熬的“酸爽期”,搞得“腰酸背痛、腿脚抽筋”,自己何苦为难自己呢?!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生活,从外打破是常态,从内打破是变态。咱大部分人不都是“三不主义者”——从来不运动,从来不体检,从来不养生,不都活得好好的,别说什么运动的苦和病痛的苦迟早都要选一个,老子我偏偏都不选能咋滴?!哈哈,这就是芸芸众生相,运动和不运动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尊重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也都无法逃避地承担由此所带来的结果。
当然,如果有读者想跨过这道门,也不是没有法子,不范不做“无良庸医”——光把脉不开方,送上闯关秘籍,就是“小步子原理”,什么意思?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微运动,刚开始跑不了10公里,跑1公里总可以吧,1公里还跑不了,500米总可以吧,500米还跑不了那就快走,等习惯于当下的运动强度之后再慢慢加码,循序渐进、不急不躁,一旦养成了习惯之后,不动就浑身难受,恭喜你,这时候基本上就代表着你已经成功跨过了第一道门!
二、敬畏门——见天地
不范跑步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8月,为啥开始跑步呢,还不是那众所周知的原因——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惜命怕死想活久!于是乎自己一个人就傻傻地开始跑了,可像大多数初级跑者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始,灰头土脸地夭折,前后跑了三个月,因为“天冷”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原因偃旗息鼓了。
这就是标准的“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的故事范本,你以为只要下定决心锻炼,穿上鞋迈开腿跑起来就行了?!图样图森破,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开一小步,跑步路上还有太多的“拦路虎”,随便一个就可以让你瞬间整崩溃了。
三九隆冬,滴水成冰,温暖的被窝有着超乎寻常的磁性,似乎怎么挣脱也甩不掉它的吸引,这时候要出去跑步,确实需要向梁咏琪借点“勇气”,不范克服“严寒关”是在2021年元月,那时候已经报了郑开马拉松全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人生第一个正式全马总得拿出点应有的态度,于是乎就攒住劲训练,天天五点起床就在小区里跑十公里,经此一役,寒冷再也不是跑步的绊脚石了。
三伏流火,酷暑难耐,特别是去年的夏天,连续六七八三个月,几乎天天将近40度高温,那段时间一改晨跑的习惯,换成夜跑模式,下班后换上运动装备,从单位一路飞奔回家,说实话,晚上六七点的气温虽说不能和中午比,但是至少也有个三十六七度,别说跑步,就是正常的走个路也是一身汗,当时真有点纠结,不跑每日目标达不成,跑了还真有点担心中暑甚至猝死,可看到跑团里面一个比一个狠,甚至还有大神专挑中午最热的时候出去跑,咱虽比不了也不敢如此攀比,但也不能认怂,该慢跑的时候慢跑,该间隙的时候间隙,那桑拿天,跑完真叫一个酸爽,T恤脱下来能拧出一盆汗水。至此,三伏天跑步也不是问题。
突破敬畏门,不是说我们要“天不怕、地不怕”,而是说要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不要被外在环境所限制。如何跨越这一关,不范也献上一锦囊——加入跑团,成为组织一员,让他律带动自律。你受不了的严寒酷暑,别人受得了;你扛不住的训练日常,别人却已经习以为常!墙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拦住你,而是为了检验你内心深处到底有多想去翻越它!办法总比困难多,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三、心魔门——见自己
跑步既是身体的磨炼,亦是心灵的修炼,讲求知行合一,方能进无止境!成熟的跑者,要懂得聆听身体的声音,更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律,放下逞强好胜的执念,舍弃盲目攀比的邪念。
刚入坑的跑友往往都比较亢奋,看到谁都不忿,总想抬腿比划比划,可每个人身体素质、体能力量、跑龄跑量都千差万别,你看不上眼的大叔大妈可能就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扫地僧”,分分钟能将你拉爆。你自认为风驰电掣的无氧配速,可能就是人家定速巡航的热身慢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神经病里有大神。放下逞强好胜的执念,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静待花开眼前的时刻。
除了逞强好胜以外,还有一个心魔就是盲目攀比,最常见的就是和别人比跑量,别人周跑量五十,你就跑六十,别人跑六十,你就跑七十,殊不知跑步能力的提升不是靠跑量的简单堆砌,而是科学严谨的训练安排,关键是这样无谓地堆积跑量很容易受伤。不范在2021年4月份连续跑了一个线下半马和全马比赛,加之备战期间几乎每天不间断的日常十公里,让我在郑开马拉松之后受伤了,膝盖不明原因的疼痛,恐有大碍赶紧去骨科医院找大夫看看,经过一番拍片检查、专家坐诊也没发现大的问题,大夫就轻描淡写地说以后少跑点、注意休息。从那以后,吃一堑长一智,知道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每周必须安排两到三次跑休时间,同时优化训练方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科学训练,早晚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但凡进阶到这一阶段,就说明已经是个相对成熟的跑者,剩下最需要打磨的就不仅仅跑步能力与技术,而是心智、意志、品质、认知的全面提升,毕竟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不范也没有修炼到这个段位,不敢妄言如何降伏心魔,只能试着谈点个人浅见,一是尊重知识,可以阅读一些跑步经典书籍,从中汲取这方面的训诫以修正自我狭隘与偏见,二来结交一些有功底深厚、训练得法的常青树大神,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才能找到你想要的结果。
人生三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见众生,阅万物而生慈悲;见天地,览乾坤而知敬畏;见自己,观本心而愈豁达。
若干年蓦然回首,不禁发现,跑步何止是跑步,跑步即修身,人生如跑步,过程就是目标,经过就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