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柿子(妈妈)
看完了《雪柿子》,陈陈问:妈,你是有意而为之吧。
“怎么说?”我很好奇。这几天刚开学,事情忙得像噼噼啪啪放响的鞭炮,一旦燃起,就不是自己能停就停的命了,哪有闲工夫为他精挑细选文章,只是选些文笔不错,值得回味,而又是他平时怕看的书。
“昨天你让我看《黄昏海的故事》是关于承诺的故事,今天看的也应该也一样吧。” 陈陈侧着身,眼睛却不由地瞥看着我,犹如一把细长的钩子,正伸进我的心洞, 想一点一点掏出我的心思。他,完全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底气。 看着那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彻底被自责的洪流淹没了。
前一天晚上,看完了《黄昏海的故事》,我满心地期待着他的阅读感受,可他呢?嘴半开着,在空气里停留半晌,雾气倒从他嘴里一丝丝地袅袅而出,而我想要的答案却只挤出了硬生生的三个字:不知道。
急性子的我自然是大发雷霆。当老师就是这样,对别的孩子可以有无限的耐心,好言劝导,却唯独没有这分好性子留给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心里的那份“光”,还未被唤醒,就早己被冷言冷语逼回了黑洞里,暗无天日。
先前,看完《雪柿子》,是被曹文轩书中所塑造的那群孩子无数次地感动着。树鱼,桐子,石丘儿……在那样饥寒交迫到随时要丧失性命的年代,还能坚守着先前约定的那份承诺,不去摘雪地里发现的雪柿子。一个也不行摘。哪怕石丘儿饿倒了,逼迫父母不得不带着他背井离乡,到外乞讨才能救他命时,这群孩子也只是摘下其中一个,让它跟着石丘儿一起颠簸在远方的路上。
现在,看完《雪柿子》,我愧读这群孩子,更愧毒曹文轩的文字。起初,我只是单纯的想:这群穷孩子,38人,那么多,怎么够分树上的36个雪柿子呢?既然不够分,干脆就不分吧,在雪地里看看,没有口福,也有眼福。
了解曹文轩的作品的都知道,他在写苦难,他在写真情,他更在一笔一画地勾勒孩子的内心:善良,勇敢,坚强,忍耐……在任何遭遇下都不放弃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青铜葵花》如此,《草房子》如此,《雪柿子》更是如此。孩子坚守着“不摘任何一个柿子”的承诺,不就是要留存内心的一束阳光,守候着最后一份希望吗?希望在,人才不会绝望,人才会鼓足勇气迎着光,活下去。哪怕身后是无边的黑影。
曾经,跟一位朋友聊起。聊了很多。有一句话真是刻在我的内心:“孩子还小,还没读完小学,就把他所有的希望掐灭了,于心何忍?”
开学初,我掏了些小钱,给寒假作业优秀的,给班里无私做好事的,给学习态度有进步的,每人都发了一个汉堡。原因很简单,就跟这位朋友所说的,要给予他们一份希望。发了二十五六份,可还有一半的孩子没能拿到。怎么办呢?于是又说了些鼓励的话:如果你自个儿觉得也努力了,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事实真如你所说,我补给你,因为,你对自己最了解。
一位女生就这样,敲进了我的办公室,腼腆地说:“吕老师,你觉得我的寒假阅读小册做得怎样?”说实话,我也在作业检查时留意过这位女孩的作业,态度认真,但在思考性方面弱了很多,所以就搁置在一旁了。
本来,我想摆事实,讲道理,跟她探讨一些不足之处。但欲言又止了。我不忍直视那双渴望而又急切的眼睛,它分明在告诉你:你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将是播撒希望的每一颗种子。
毫不犹豫地,我补给了她一个汉堡。可我,在刚刚的昨天,对自己的孩子,却给予不了任何的希望。哪怕只是一丁点儿。
人也许就是这样,越是自己所亲的人,越是自己所爱的人,往往越是你可以无端发泄的对象。久而久之,还要无端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感叹的,其实不应该是自己吗?时光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催老了人心……
在《雪柿子》里,饱满的果实像是不会熄灭的红灯笼,挂在山崖里,一直照耀着。让孩子在绝望的尽头,看到了希望。
在现实生活里,在细水长年里,希望又该如何照亮呢?也许,一点点的包容,一点点的尊重,一点点的理解,就会如一个个雪柿子,哪怕冰天雪地,也掩盖不住它红色的光芒。
妈!爸爸生日,你买蛋糕了吗?
呵!忘了!去买,赶紧……
一树的希望(陈陈)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一座小山村遭遇了饥荒。孩子树鱼发现了一棵柿子树,就将同伴们引到了树下,决定谁也不私自摘一个。终于,一个孩子丘石儿因过度饥饿倒下了,树鱼与其它孩子决定,只摘下一个,给既将到他乡乞讨的丘石儿。其它的,照旧留在树上。不久,救济粮到了,他们熬过了漫长的冬日。不曾想,这些子却鸟雀叼走了,可他们不后悔。
“一诺千金”这个道理,许多故事都曾提到。在《黄昏海的故事》里,小枝姑娘便是因为没胆量实现诺言,愧疚了一辈子。而这里的孩子,却是如此坚守诺言,在大饥荒的情形下,腹中空空,仍能忍着,只是看看,心中便也是吃到了一般。
或许有些人会想:这么饿了,他们为什么不把这柿子分吃了呢?是的,吃了能暂缓些饥饿,可这只能是一时,还有漫长的冬季在等着他们呢。相反,留着这树柿子,反倒让他们觉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还有这一树希望,就像一树的红灯笼,永远照亮着大地。
这不仅是关于承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
曹文轩笔下的《丁丁当当》系列也是如此,丁丁和当当在智商上是傻子,有一日,他们走散了,经历了一次次挫折后,还是相遇难重逢了,因为他们始终充满了希望,相信总会有团聚的日子。
有时,在写作上,我总会犯难,不愿想。妈妈就会在一旁劝道:只要敢写,不论好与坏,不论多与少,希望总是在的。
不错,树鱼他们就是留有了这一树的希望,才度过了饥寒交迫的日子。
我慢慢地写,慢慢地想,也终于有了丝丝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