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攻击他人的丑恶不要太过严厉,要考虑他是否能忍受;教导别人做好事,不必要求过高,应当体谅他能否遵从。
夭言不惑众:
攻人之恶,可以看成是指出别人的错误,批评别人。《人性的弱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批评之前先赞美、鼓励,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当然,攻恶勿太严,也有不揭人短,不给人难堪的意思。教导别人做好事,不能要求太高,个人理解,这里的教人以善不只是做好事,也有通过学习成为更好自己的意思。不管是教导别人做好事还是修身养性,标准都不能过高,要让被教导者通过努力可以做得到。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做人不近人情,就会觉得普天之下都是令人畏惧的险途;做事不能洞察人间百态,体悟道理,那么一生都要生活在梦境当中。
夭言不惑众:
不近人情,自私冷漠的人没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路就会越走越窄。不察物情,不食人间烟火,一生都活在自己造的梦境里,终日幻想而不脚踏实地。换言之,不察物情就不接地气,那真是白到人间走这一遭了。
遇嘿嘿(mo四声)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遇到沉默不语的人,千万不要轻易与其交心;见到喜欢恼怒又自恋的人,应该提防祸从口出。
夭言不惑众:
沉默不语,我们就无从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与这样的人交心是很危险的。对待只为一己喜好,没有原则的小人,应该谨言慎行,以防祸从口出。有些话,可说与君子,不可说与小人。
結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危之日。
系好帽带,端正帽子这种仪态,不要用在焦头烂额的窘迫之时;走路完全依照标准,不要在救死扶伤的那种紧急时刻依旧保持那个样子。
夭言不惑众:
到哪河脱哪鞋,不该讲究的时候不能瞎讲究。救死扶伤的危急时刻,救人是第一要务,再按平时走路的标准要求自己,墨守陈规,就是书呆子了。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议论事情的人不直接参与事中,所以要掌握事情的利害得失,以免没办法实行。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在负责这件事,应当忘却对利害的顾虑,否则就无法把事情办好。
夭言不惑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看事情往往受眼界局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是当事人,身处事外,要对整件事的成破利害了然于心,才能在议论时不失偏颇。当事人如果受事件本身成破利害的困扰,就容易因为不理智,办不好事情,甚至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