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的园林设计

水水相连,生生不息

        游园之前,对晋祠并没有太大期待。二十年前游过一次,对它的记忆基本清零,却莫名地有了一个评价:古旧,小,压抑。连我自己也弄不清这评价从何而来。

        前园没有大门,随便从什么地方就进来了。眼前开阔得让我有点吃惊,心理顿时愉悦了起来。北边是一座小土山,土山斜坡的中间有一条脚板踩出来的细溜溜的路,路的两边和顶端都是植物,枯黄之下正有成千上万个嫩绿的脑袋在卯足了劲往外拱呢。南边一条砖铺小路蜿蜒而下,把人的目光牵引到一片地势较低的为冰层覆盖的湖上。这正是我喜欢的类型:有山有水,开阔,清新。

        后园是晋祠博物馆,须买票方可进入。入口正前方是平坦整洁的砖路,两侧是列队欢迎游人的红灯笼,颇有年的味道。再往前就气象万千了,眼睛看不过来,方位也记不过来,任由脚板带着四处游逛。只觉得处处有水的踪影,一会儿是有磊石相围的池,一会儿是码得齐整的渠,一会儿是飞梁之下的沼,一会儿是水面开阔的湖。渠中有浅草,湖中有群鱼。流水带着春的气息,由泉而入池,由池而入渠,由渠而入湖,由湖而入溪,由溪而汇入池……水水相连,生生不息。各色小桥诗情画意地点缀在水上,别有一番情趣。

     

生命的奇迹

        发达的水系滋养着丰富的林木。这里有需几人合抱的古树,它们以其皮色文理讲述历史,以其冠处枝叶展示生命的奇迹,以枯树中心又生新树来传达生生不息。

        常青树与落叶树搭配种植,既描述了时间的连续性,又突出了季节的变化性,解释着生命的恒常与生动。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错落有致,增加了公园的灵动性。

        建筑多为木结构。整个园子游下来,才发现设计者与建造者既讲究对称美,又追求自然美。单个建筑或局部建筑群都是对称的,但就园林整体而言,又是不对称的。严肃中又不乏自由,居然也成就了一种和谐美。

        回顾整个园林,地势北高南低,高处较为密集,主要分布着碑亭祠庙、参天古树;低处较为疏朗,主要分布着小桥流水,花园池沼。这是绘画艺术中讲究的疏密有致。

        之前对晋祠莫名的评价被彻底颠覆了!我由衷地佩服晋祠园林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他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了一个人间胜境,游人在此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又能受到蓬勃生命的感召,浑身清爽、满心喜悦。这是一个矛盾的组合,神奇的组合。

        有时间我一定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太原求学四年,之前一直对晋祠提不起兴趣,一来是相较平遥古城之类名气不足;二来感觉祠堂多供奉先贤、鬼神,应该不怎么...
    消夏xl阅读 991评论 3 6
  • 遇见文字,遇见美景,而后我们不再独自一人 当树叶扑簌簌地往下落的时候,我决定去赶赴一场关于晋祠的约定。世人评价晋祠...
    原是北方姑娘阅读 751评论 0 4
  • 去太原,如得空闲,晋祠是必须去瞻仰的。初夏,到太原,走进晋祠,走进这座集儒、释、道文化内涵,融山光水色盛景,汇文物...
    云起龙飞阅读 1,080评论 3 18
  • 晋祠,山西文化里一张最靓丽的名片。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晋王祠位立于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麓,是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
    罗雨轩阅读 375评论 3 4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7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