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现代生活里,很奇怪,链接工具便捷了,但是孤独症却开始盛行。孤独感是一种对身心会产生负向影响的东西。而决定我们是否孤独的因素并非人际关系的数量,而是主观质量即我们在主观上对社会情感的隔离度。
想一想,如果你天天穿着防护服进行社会交往,自我隔离很深,就容易患上人际关系的“肌无力”。
有孤独创伤的人群容易传染,跟孤独的人相交也会产生类似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很多,你会发现他交的朋友的朋友也很多,如果一个人的朋友很少,那么他的朋友的朋友也会很少。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说:人是没有办法脱离社会关系独立生存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是我们的必备的生存条件。如果我们把健康的人际关系想象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这个生命体一定有很多结实的肌肉纤维,这些纤维应该包括我们沟通的基本技巧,换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情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如果我们想拥有这三项能力,只有通过与实实在在的人不断接触,通过跟他们的互动才可以通过锻炼获得。除此之外,其实没有其他方法,而且这些能力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机能一样,不会静态的保持在一个水平上不变,它遵循用尽废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