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被一些妈妈问询她们的困惑:“我对我孩子,那可真是掏心窝子,该陪伴时陪伴,想要什么就满足TA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顶到头上怕晒,含到嘴里怕化‘,可是为什么?总感觉孩子跟我隔心隔肺的,有什么也不愿意跟我说,还对我意见蛮大的”?
带着疑问,我也在观察这类妈妈与孩子的互动,试图寻找答案。前一阵子,我母亲住院,我去医院陪护,临床的孩子估摸着5,6岁,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可能因为躺的时间太久,孩子有些不舒服,在床上这样躺也不对,那样卧也不爽,但她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不断地向母亲发出各种需求:“我不想盖被子,枕头隔我的头,要脱袜子...”她妈妈在按照孩子的需求做了后,孩子仍不满意,继续不耐烦嘟囔:“不盖被子我冷,脱了袜子脚好凉…”搞得这位妈妈左也不是右也不好,终于失去了耐心。她坐下来不断地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内容:“你是姐姐要听话,要不,一会儿弟弟来了,他会笑你的…弟弟上次打针都没哭,你看你…”女孩儿在听了这些话后,不但没有停下嘟囔,反而用小手抹起了眼泪……
孩子们其实是在深情地呼唤“情感母亲”,作为母亲的你听到了吗?
“情感母亲”是区别“理智妈妈”而言,情感母亲就是能够觉察、感知、体会孩子各种情感而不是用理智的大脑帮孩子做分析、讲道理的妈妈。
实际上,我们都渴望被父母、配偶、恋人等重要他人“看见”。
正如《半壶纱》里所唱“我心中的山水,你都能看见,我便一步一莲花祈祷。“
“心中的山水”,我理解为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情绪而不是行为本身。我们渴望着被理解被支持被接纳。就像病房里的小女孩,她一定是希望母亲看见她当时不爽、难受、委屈的情感并给予理解、接纳而不是用理智的头脑进行分析。
如果她的母亲是一位情感母亲,那她当时会这样对孩子说:“孩子,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让你感觉心情很不好。”
在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前18个月里,我们会认为外界事物源于自己的内在。当我们的养育者足够的优秀时,便会看到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适时地给予满足。我们饿了,就有香甜的乳汁送到我们嘴里;我们冷了,就有人为我们添衣加被;我们累了,就有人拥我们入怀;我们的各种需要都能及时地准确无误地被养育者看到,我们就会有掌控外界能力的感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小小的脑海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全能幻想。正是这种源于婴儿期的不切实际又是发育必然过程的全能幻想让我们的自主能力孕育而生,随之壮大,也不断地提升着自我的自尊水平。等到我们逐渐长大,这种全能幻想才最终被现实理性的观念所替代。
要感知别人的情感,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觉知自己的情感。只有能够准确感受自己情感才能体会到别人的情感。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在这方面感同身受。在小小的咨询室里,当一个受伤的灵魂遇见一个敏感的有觉知力又富有同情心的训练有素的咨询师,来访者的感受也许是这样的,咨询师仿佛变成一个接纳他们所有情感不加评判的宽大的容器,TA心中的山水会被咨询师准确无误地体会到,这会让来访者感受到被感动、被鼓舞、被愉悦也或许是陪伴的感觉,一起受挫、一起泄气…在这样的抱持的环境中,来访者的自尊得到提升,疗愈也在慢慢发生。
同样,我们的孩子也需要被父母或抚养者接纳、理解、尊重、陪伴、欣赏…
然而,中国却是礼仪之邦,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着在各种礼数下成长。父母们需要把我们培养成符合我国礼数的人而忽略了感觉,慢慢地我们为着别人的价值标准而活。
你比如:孩子在路上跑,摔倒了,妈妈跑过来,告诉孩子:“不疼、不疼。”
孩子大哭时,妈妈会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哭啊?坚强点,战胜自己,你是最棒的。”
或许,当丈夫回家看到妻子因为在单位遇些不愉快的事而闷闷不乐时,会说:“不就这么点小事,至于吗?”
或者,妻子因为一些伤心的事,回家流眼泪时,做丈夫的会说:“想哭就哭吧,哭了你就舒服了”。
人恰恰又是因为感受而存在,没有了感受也许难以寻找生命的意义。
就像史蒂芬.桑德海姆音乐剧《伙伴》中的歌《活着》。愿意承受任何感情,也不愿意感到麻木、困惑、若即若离和理智古板。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些道理,那么,在跟年幼的孩子沟通时,你引导TA表达出TA的感受,“孩子,此时你是不是感觉到愤怒、喜悦、兴奋、愉快、惬意、沮丧、失落、伤心、忧伤、悲痛、无奈…”长此下去,孩子体会自己感受的能力就提高了。
我们对孩子说:“孩子,摔疼了吧?“
我们用心体会孩子的内心,温柔地问询:“此时,你的内心是不是很悲伤?”
丈夫会对妻子说:“这事让你很烦闷吧?“
或者“是不是感到委屈,伤心了”?
再者是确认感受。如果我们从小到大,情绪不被“看见”,我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感受,会自然而然地生出否认、压抑、情感隔离、反向形成等一些防御机制来让自己回避或掌控那些强烈且恐怖的情感或者来维护我们的自尊。
你比如,孩子在悲伤时,会说:“这不是真的,等我睡一觉醒来,什么都会恢复的”,我们在悲伤时会告诫自己:“不要悲伤,要振作,要积极。”已逝节目主持人沈殿霞当年在忧郁时会反向生成,在舞台上表现出兴奋、活力充沛、光芒四射,被压抑的情感却反应在躯体上,英年早逝。
不要去评价自己的情感,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情绪没有好坏,电影《头脑特工队》的“忧忧”就是最好的诠释。你觉知到什么情感,就用语言来标识出它,你会发现当你觉知并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后,就会有一丝舒畅的感觉涌现出来。
最后是接纳感受。如果,你准确觉察到自己的情感,用心来感受它,让这种能量在身体内部流动起来,你会发现每一种情绪后面都有着它正面意义,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情绪,那么,它也在慢慢发生着转化…
这样情绪三部曲下来,情感母亲就诞生了,你会发现,你距真实的自己越发近了,爱自己的能量让你拥有了爱别人的能力,孩子的心慢慢跟你贴近了…
附件(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