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格言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原文记述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不愿为微薄的官俸而去弯腰迎接上级派来的督察,自动离职而去的故事。后遂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说:“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据《尸子》一书的记述,孔子曾经路过一个名叫“盗泉”的泉水,因为嫌这个名字不好,虽然渴了却不喝泉里的水。“(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这就是广为后人传诵的所谓“不饮盗泉”的故事。《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这是对《史记》所载殷周时代某贵族家的两兄弟伯夷﹑叔齐因既不满商纣王暴虐,又对周武王的替天行道行径不以为然而逃避深山、海滨的故事所作的评论。
按照《庄子》的说法:“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避之以絜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据《孟子》记载:“夷﹑齐避纣,居北海之滨。”
这里将“不饮盗泉”与“不仕暗君”等相提并论,赞赏有加,可能还另有所据。其实,历史上因不满当政者的丑恶而采取不合作态度甚至退避三舍的人,还真不少。
春秋时有鲍焦。《韩诗外传》云:“姓鲍,名焦,周时隐者也。饰行非世,廉洁而守,荷担采樵,拾橡充食,故无子胤,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子贡遇之,谓之曰:‘吾闻非其政者不履其地,污其君者不受其利。今子履其地,食其利,其可乎?’鲍焦曰:‘吾闻廉士重进而轻退,贤人易愧而轻死。’遂抱木立枯焉。”
战国时有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在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被任命为上将军,但他以“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为由,毅然抛弃了名利,悄悄地逃到了齐国,最后得享天年,老死于陶。
《礼记·檀弓下》则有饥民因不食“嗟来之食” 而饿死的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放在路边,等候饥民过来就给他吃。有一个饥民走来了,黔敖冲着他喊道: “嗟!来食!”那个饥民瞪着眼睛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向他道歉,那饥民仍然坚持不吃,最后饿死了。唐代杨炯《唐佑将军魏哲神道碑》:“军井未建,如临盗水之源;军灶未炊,似对嗟来之食。”是唐代官军纪律严明的写照。
唐代诗人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叫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近代画家徐悲鸿有“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名言。都道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浩然之气。这样的气节,今天的我们,身上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