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导读题:(第一周)
1
这本书是让我明白,自己所做的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来到我面前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道路。
阅读他之前,有一种期待,希望我能明白,自己面对每一个到达我身边的孩子,我该如何把他们引入一个正常的,他可以接受的,能够自觉的正常行走下去的道路。
译者王立中说——
这是一本奇书,是关乎所有人命运的书。
他还说——
错过这本书,要遗憾一辈子;
迟读这本书,要遗憾一阵子;
知而细读,会幸运一辈子!
为此,我更加期待,读这本书,我可以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不一样的明天!
2
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题目是《教育的目的》,其实也就是这本书的名字,终究是些什么呢?
用几个小标题概括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吧!
1)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2)如何避免思想上的僵化(理解);
3)知识的利用;
4)最理想的教育;
5)专业教育的问题(逻辑、风格、审美);
3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作文语文老师,我自己认定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到我身边来的孩子都能爱上读书,并且也为此努力过,很多年,每学期都在教室里为孩子们购买图书,几乎能够保证每个月都有一本书可以读出来。
现在,这个教育的认识,也可以说是我教育的目的,几乎已经成了我的教育信仰,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读书,这是不变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更是未来,每一个站在教室里讲台上的日子。
4
怀特海所说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怀特海提出的这个教育的目的,是属于理想教育的范畴,要求教育可以做到把孩子培养成为既广又专的人才。
对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教育的目的,有些不认同。
记得有个故事,说的是第二十三名的孩子,她的未来如何优秀。
一个既没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没有专业的特殊知识,但是不否认也有未来的幸福。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些学习知识不很理想的孩子,但是生活的能力相当强。
为此,我以为,让我们身边的孩子在广泛的文化修养方面,可以力求掌握,但特殊的专业知识就不能作为必备的教育目的了。
5
为了避免思想上的僵化,怀特海提出两条戒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是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
这一戒律,我以为非常好!
在我们现行教材里,特别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一个知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了,这一块知识依然没有完全学习透彻。
也就是说,一块知识,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掌握是很有必要的。
与学生符合的年龄段,需要掌握的文化知识,结合时间长短进行合理科学安排,有规律性的进行传授才是最好。
6
怀特还认为知识的利用,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也就是生活。
在科学领域,学习一个概念的首要途径,就是要证明它。
不应该试图孤立地使用各种命题。
相互关联的知识要从整体上加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命题按照不同的顺序可以反复使用。
总之,就是凡是已经被证明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加以利用,凡是被利用的东西都应该加以证明。
利用和证明不是一回事。
但是,利用和证明如何来区分,已经没有清晰的界限了。
7
每一个人诞生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在他能够接触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必须要掌握接触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世界的各种技能。
这样的各种技能,在每一个年龄段到来的时候,就必须要在他面前呈现,这种呈现从不会以他的意愿为转移。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不想长大,但是不可避免的要长大。我们每一个成人不愿意老去,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要老去。
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金科玉律,其实也是生命的一种规律,很难去遵循,很难去把握,但是又必须存在,必须依靠,必须依据。
8
教育是一种需要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没有捷径。
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一棵树的过程。但很多个这样的过程走过来的时候就成为树林了。
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这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状态,只有通过多姿多彩的生活来完成,因为只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才能够体现出课程中的生动性,才能够养成神奇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起充分的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树林。
9
怀特海认为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学生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与这种最理想的教育相关的因素——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质。
怀特海认为的风格,是一种鉴赏,一种审美,对一个可以预见结果的,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的赞美。
这样的风格,有艺术的,文学的,科学的,逻辑的,实践的,美学的等等。
这种风格其实就是教育的功用,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他无所不在,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10
怀特海所说的,教育的宗教性,是在说我们要对教育有责任感和敬畏感。
当我们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为一种罪过,敬畏的基础也在于这样的一种感觉,包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
也就是: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