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春风满面的秦二爷说着要收王利发的茶馆,他心心念念要开工厂、实业救国,只有赚大钱才能救得了穷人,救得了国家。七十岁的他拄着拐杖回到王利发静寂的茶馆,掏出在自己被拆的工厂捡来的零件和钢笔管,说:“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这位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财,一生都盼望着国家能富强起来的爷,年近古稀,不复意气风发,只能嘲笑自己的人生是一个笑话,讽刺自己是个天生的笨蛋。
“我爱我的国,可谁爱我呢?”七十多岁的常四爷硬气了一生,最后窘迫得只能捡别人出殡的纸钱,为未来的自己做打算。看到那两声“哈哈!哈哈!”,满满的都是心酸。他善良正直,请穷妇人和她的女儿吃烂肉面,参加义和团打洋鬼子,为国家忧心忡忡。只盼着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到头来,朋友去世,自己衰老,国家依然没能真正站起来。很多人都佩服常四爷,他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为自己的国家与洋人抗争了一辈子,以微薄之力对抗着洪水猛兽,转眼一看,站在后方的同伴却软塌塌地瑟缩着,甚至沏好了茶等着猛兽闯进来时留下的那一点点黄金屑。
王利发最是圆滑,为了保住裕泰茶馆不断地改良。时代变得飞快,他亦跟着变化。他最是像水,无论是怎样的环境,都能让自己去迎合。遇见谁都鞠躬,说出来的都是好话,一辈子活得乖顺。第一幕秦二爷说要加租时,他二话不说就顺从地答应着了。作为一位平民老百姓,他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他的心不像秦二爷和常四爷,装着整个国家,他只想守着自己的茶馆,“莫谈国事”,安安分分地生活着。但是看起来,社会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第三幕最后出场的三个人物都十分有特色。他们分别代表着当时各个阶层各种性格的人,而他们同样的,都不好过。在老舍先生的文字间,能见到老北京的模样。人物的语言通俗平白,却像在谱写着一段时代的乐章。果真是语言大师。
我欣赏秦二爷,喜欢常四爷,同情王利发。欣赏财大业大心胸大的秦二爷,是因为,我和他有相似的观念。同样认为,赚钱能真正帮助穷人,改变经济,才能影响整个社会。我竟然和老舍先生笔下的秦二爷,跨越了几十年惺惺相惜。即使他树大招风,最终失败了,费尽心血建成的工厂被拆,机器被当成破铜烂铁卖掉,穷尽一生所做的努力毫无成果,我也依然相信,在今天,实业是可以兴邦的。当商人所赚的钱多得足以影响社会时,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商人了。他可以成为拯救千万人生的慈善家、成为社会的建设者、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但是能一直坚守初衷,像秦二爷这般,一生为国的企业家,却是少数。
看《茶馆》的时候,觉得常四爷像一位超人。极尽自己的力量将庞大的国家护在身后,不愿意他被洋人欺负。奈何自己所保护的对象,实在是太过软弱。我喜欢他堂堂正正,善良坦荡。但四爷却没办法摆脱当时小人物狭隘的眼光,他仇视所有的洋人,抵制所有洋货,从头到尾都在依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也许这就是当时的超人都飞不起来的原因吧。
王利发圆滑,会变通。他为了能让茶馆存活下去不断改良,最后没能保住自己的茶馆,也要坚守着,离开也要和自己的茶馆在一起。
老舍先生的《茶馆》给我的感触颇多。只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已经成为今日这般大国的威风。中国的社会一直在变,从来没有停下来过。这期间多少花开花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个中辛酸苦楚。而我享受着他们努力奋斗创造出的盛世,实在幸福。
生在今日,我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