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唉!第一本可以让我边看边笑的经典文学著作的衍生文学,而笑过之后又会真的让我深感惭愧。
首先,致敬石毓智先生大才!
石先生用非常通俗幽默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论语的研究成果。看书时,总有一种邻家高深的学究大叔正用调侃的语气在逗隔壁家的小妹妹一样,突然挑高的眉毛和嘴角间有着些许意味深长的话语流出,小妹妹咯咯笑,懵懵懂懂的,而路边识货的人则会心一笑,总要赞一声先生大才的!
恩…强行假装自己是一个识货的人(ง •̀_•́)ง
孔夫子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儿哦!动不动就怼子路,还会强词夺理呦!因为子路这学生老管着先生,太耿直了,动不动就怼着先生,让先生心里窝火。但我们孔夫子也知道阿由的好啊!“自吾得由,恶言不文于耳”!子路还会保护老师啊,还会给师弟们找工作啊,还会给老师把持底线啊!
但是,夫子也是普通人啊!就像石先生说的,孔子首先是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位圣人。孔子也会心里不舒服,特别是被子路呛声,被他管着的时候,明知道人家是对的,也要强词夺理一下,削一下子路的面子…但人家心里确实是疼爱这个弟子的…虽然常常不给阿由面子!子路辞行要上任时,孔子也是千叮铃万嘱咐,怕他出错啥的!
只能说,孔夫子也是普通人耶~
1.石先生为什么能在一众为圣人诲的言说中,底气十足“唱反调”?--基于史料说话
因为石先生他掷地有声。论语绝大部分只有孤零零的对话或一句话,没有语境没有上下文,有时只能去猜测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而在几千年的圣人塑造工程上,很少会有人去说圣人这那的不对,大潮流下,多会为圣人诲。久而久之,意思的扭曲也是在所难免的。
石先生是在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还原当时的对话场景,在此基础去理解论语话语。这给了论文很多不一样的解释。虽说不能百分百肯定是这样而非那样,到毕竟言之有据。先生尽力为我们还原的孔夫子,一个普通人一下的圣人形象。非但没有让我觉得冒犯了夫子,反而觉得他更可亲可敬了。就是一个睿智的顽固小老头!
2. 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论语体验--从弟子们的角度入手接受
张飞一直是一个鲁直粗犷的形象,但也有资料说人家张飞也是粗中有细,且有勇有谋,还描的一手好丹青。
子路也是啊!孔子弟子中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性子耿直,无忧无惧!还敢管着圣人,比圣人还厉害的即视感。但是孔子老是怼他,导致后人对他的形象塑造似乎就有点冲着李逵去了(。•ˇ‸ˇ•。)
啧啧啧,这是石先生书中看来的。
3.怀疑的态度看文字,从字里行间中找逻辑--批判性思维(?我还不知道呢,等我去看看啥是批判性思维再确定)
人家石先生就能从论语的字里行间的逻辑中分析出,孔夫子是故意在怼子路,看出樊迟转专业可能是因为窥视到孔家学院的学术缺陷了,并看出这人有点闷淘气!
石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暂时我无法反驳。恩,以后看书要记得带点脑子!就像老外发现了红楼梦的时间错乱…我就没有了,还看得乐呵呵的 Ծ‸Ծ
好了,暂时看到这里~待更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