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百纳心理”关注我们
这位客官里面请~
今日菜品在此
正如这道西红柿炒鸡蛋是几乎家家户户会喜欢的菜一样,我们今天要说的问题,也是几乎家家户户会遇到的。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么可能会有过这样的困扰;如果你尚未为人父母,也可能有这样的担心——
孩子不听话,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不管是大道理还是该怎么做,可ta就是不听,有时候还跟我顶嘴,我该怎么办?
试想下面的场景——
孩子回到家,跟你吐槽说,ta今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骂了。此时你想要帮帮ta,不让ta再惹老师生气、被老师批评。
那么你会怎么做?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家长:(指责的语气)你干啥坏事了?
孩子:(生气)我啥也没干!
家长:不可能,人家老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骂你呢?肯定是你犯什么错了。
孩子:跟你说了,我没有!
家长:你还撒谎?你给我过来!
孩子:(转身回房间)我不!(关门)
……
如何解决这个困局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厨想要邀请你来设想如下场景:你在单位工作时被领导当着整个部门的面批评了,下班后找朋友诉苦,以下哪个朋友的方式会让你更愿意跟ta聊下去——
朋友A:忍忍就过去了。
朋友B:这太特么让人不爽了啊!
我想,大多数人此时都希望朋友B在身边,因为ta的回答会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感受被理解了。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对方倾听、理解时,ta就会更愿意听对方的观点,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因此,简·尼尔森提出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在整个过程中,根本的是友善、关心和尊重。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孩子被老师骂了、回家来向你吐槽的情境。
采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你会怎么做呢?可以向身边的人、或者在脑中说出你的答案。
以下步骤可以提供参考——
家长:(友善的语气)老师当着其他同学的面骂你,你肯定觉得很难受、很丢人吧。(第一步,表达理解。)
孩子:那肯定的啊!(注意:如果家长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孩子的反应可能没有这么明显,因为ta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听并且相信大人态度的变化,此时家长继续说就好。)
家长:我上学的时候,有一次上课,我的笔掉地上了,弯腰去捡,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骂了我,我当时可生气了,而且觉得很丢人。(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孩子:我也是!今天后桌的XX上课的时候戳我,我下意识一回头,老师以为我跟ta说话呢,就让我站起来,还骂我,凭什么啊!
家长:是啊,我知道你肯定不爽。不过咱们又没办法去改变老师,有时候只能改变自己。(第三步,和孩子分享家长的真实感受。)
孩子:(叹气)也对。
家长:你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这种让咱们不爽的事以后就别再让它发生了。(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孩子:下回不管谁上课找我,我都坚决不理了,下课再去找ta。
家长:嗯,这想法挺好。
那么今天在打烊之前,给大家打包一份菜(zuo)品(ye)带回去:请想象如下场景——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孩子进入了“狂欢”模式,但是你很担心ta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此时,你会如何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孩子沟通呢?
欢迎在评论区回复你的想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我们下次见!
标题图片由该Анатолий Стафичук在Pixabay上发布,其他未标明来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简・尼尔森. (2009).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京华出版社.
这里是百纳心理,拥有疗愈内心的“百纳客栈”,以及提供有趣实用的心理学技巧的“百纳小馆”
关注我们,一起疗愈内心、探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