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在很小的时候还不认识月亮,称呼它为“白玉盘”,但贴切。
小时候的我,对于天文常识什么也不懂,但是当我发现“我在走,月亮也在跟着我走”时,着实让我惊喜不已。
后来不光在生活中看到月亮,还会在诗歌中看到很多很多的月亮。关于月亮的诗歌,数不胜数。寄情于月,诗人笔下的月亮蕴含着很多不同的情感,有伤感的,有喜悦的,也有自洽的。
我喜欢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次不能与家人同过中秋时,我都觉得我们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月亮,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呀,心永远是在一起的就不孤单。
我喜欢王唯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个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唱歌,他一点儿也不孤单,因为有“明月来相照”,这种高级感的快乐就是自洽吧。
我喜欢苏轼与朋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 面对着大自然和朗朗明月,他深刻地领悟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每每读到这一句,我都会共鸣到泛着泪花。不管何种境遇,不管外界是什么样子,活着就很好,我们的感受才最真。
林清玄在月下喝酒,他说“ 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诗词可以下酒,温一壶月光也可下酒。
看到了吗,我们在观赏月亮的时候,既有“月是故乡明”对家的思念,也有对自己命运浮沉的感慨与接纳。
很多时候,我在看月亮的时候,我会看到故乡,也会看到一路走来的自己,因为它照亮的是一个人的历史。
1
我在小的时候就很爱看月亮,小朋友对于可以发光的月亮是很喜爱的。每次看到夜空中皓月当头,都会兴奋地指一下,大人们说指月亮会被割掉耳朵。从此不敢随便指月亮,但是会常常抬头看月亮。
小时候过中秋节有着浓烈印象的似乎不太多,大概缺少一些仪式感。但我记得有一年山中的月亮,那天的月亮依然照在我的心间。
读小学时的一年中秋,到大姑家过节。他们家住在山上,有一个平坦宽敞的小院子,前面毫无遮拦的建筑。坐在门口的院子里,不用抬头,就直视前方就可看到。
月亮升起来时,透亮、清澈,皎洁的明月,一大家子人坐在山中院子看大大的圆月。记得那样团圆欢乐的时光,也记得姑父对我们小孩子们温柔的招呼。
如今大姑父已经去世多年,但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一晚月下团圆时,他笑眼的眸子里闪烁的月光是那样温柔。
月亮照见了团圆,也照见了缺憾。
2
长大后,孤身在异地求学时,面对月光时,更多的是面对自己。
读研时光,中秋有时会去导师家里吃饭。回来坐在寝室楼下,看着月亮,我觉得她就像我的朋友一般,陪我走过一次又一次的孤独和不解,并且开始接纳自己,不惧任何可能的未来。
研究生毕业前期,去了很多个城市,像是有了一场毕业旅行。有的是去考试,有的是去应聘,有的是去看看朋友。
那应该是一个迷茫的时期,但是我一点儿都不迷茫,内心非常笃定。
在福建时和朋友走在福州的某个公园里,那晚的月亮刚好又特别美。
站在湖边,看到那年的月亮,我在想:如果今年是世界末日,我希望所有我爱的朋友们听到我内心的声音,去抬头看看此刻的月亮。
“当星宿都沉没山岳,只盼你会抬头看我寄托的弯月。”
毕业后到达花城,当时从家到达花城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下了很大的勇气。当我提着行李箱走下火车时,我暗暗告诉自己:要给每一朵遇见的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是要好好生活。
上班没多久就遇中秋节,在当时那么陌生的城市,没有一位亲人和朋友,身边的同事都过节去了,我觉得我不能虚度。
我记得那天的中秋节,我给自己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丰盛又开心。
也是那一年,一个冬至的晚上,10点下了晚自习,我坐校车回到了我住的公寓时已经十点半。
楼下有家羊肉米线店,冬至要吃碗羊肉米线,我很想去吃一碗,但是时间有点晚,自己一个人也觉得无趣。
上楼时望着天上一轮明月,然后我在内心跟自己对话:如果我有男朋友,我此刻会和他一起去吃吗?
答案是会的,那我为什么不能自己一个人去吃呢?
我与自己达成和解,吃了一碗热乎乎的羊肉米线,依然十分开心。
从那次开始,我知道我已经在开始慢慢完整起来。
不是等待,不是依靠,而是完全做抉择,做自己最理想的样子。
自爱爱满,我可以活的很丰盈。
有人可能觉得单身的人好可怜,但是精神丰富的一个人过得可能比你想象中有趣多了。
真正的爱自己,爱他人,充分地爱这个世界。这种爱,来自于自己,而不依赖于外界。
3
在花城工作的那一年,非常的珍惜,珍惜与学生们、同事们一起生活的日子,因为我知道自己不会待太久。
后来辞了这个铁饭碗,年轻气盛,一心想去大城市闯。在那个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空窗期,内心有点忐忑,我其实很害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那年中秋在广东的小姑家过,他们那里对中秋节格外的重视,保存了完整的中秋风俗。在院前摆了满满一大桌菜,仪式感满满,就着月光下饭,很热闹。
导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成都,还嘱咐我说:“心爱的人儿,你一定要自信。”
我抱着小姑三岁的小宝宝,跟他说:“我们一起来敬一杯月亮吧”,于是举起酒杯,和月亮一起干杯。
正好的角度,正好的视野,正好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也有低谷,但月亮可以照亮勇气,勇敢去闯。
4
回成都后在C学校工作,很认真,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天教学上会涌出很多点子,与学生相处特别开心,压力也没那么大,那时学校下班比较早,没有延时服务。
那时业余时间比较多,思想浓烈到一个程度就开始写文章,写公众号。
下了班四点同事们都回去了,我坐在办公室可以写作、看书到晚上十一二点,几乎如是。
同事们对我的印象是很自律,很上进。有时晚上来学校时,在窗外跟我打声招呼。
那时每个夜晚,我接触最多的是学校的保安大叔。他们对我非常的熟悉,对我也挺照顾。
冬天巡楼时,保安大叔会过来跟我说:“柯老师,办公室这么冷,我给你拿一个小太阳烤火器吧。”
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我都一个人回去。当然我也有很多朋友,但是那时的夜晚都是属于我专注提升的夜晚。
记得有个夜晚,在我笑着跟保安大叔打招呼,正准备踏出校门时,坐在保安亭里的一位保安大哥问我:“柯老师,你孤独吗?”
我当时回答不孤独,因为我每天下班后都沉浸在创作的热情之中,有很多读者给我很多反馈,我自己活在热情里哪会孤独。
现在想想那时的四年,的确是比较孤独的时刻。不过,孤独创造伟大,不是吗。
那时我也非常想要改变,但坚守着自己一定要带完这届学生的心而坚守着。
有天晚上天挺冷的,也是一个农历十五的夜,抬头月亮清冷着照着我回家的路,洒下一路光辉。
我裹着大衣,笑着对月亮大喊着:
“柯锦川同学,你一定要加油呀!”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在学生毕业之后,去了S学校。
在2019年7月份的生日季旅行时,我跟了一个小团一个人去了迪拜。
迪拜这个国家很美,很多有名而奇特的建筑物,对我来说很异域风情,特别是走在街头,人们穿着黑白两色的袍子,带着阿拉伯国家特有的头巾。
坐了八个多小时的飞机,在我们的国家是夜晚的时候,他们还是太阳正当头的下午。
那天晚上,我和团里的朋友出去吃了一顿阿拉伯晚饭。回来时,在异国他乡的迪拜街头,月亮刚刚好很圆很明亮地笑着迎接我。
我望着月亮欣赏着,在回笑着问她:
“你记得那个在中国成都经常跟你说晚安的女孩儿吗?”
5
现在,中秋节,我虽也没和家人们一起过,但是我总觉得,我们在共同欣赏同一个月亮,内心就是在一起的,永远在一起。
夏天的某天下班回家,窗外下着狂风暴雨,暴雨拍打着窗户,我坐在温暖的家里,觉得这样的天气我好喜欢哦。
第二天做完核酸回家的路上,骑着单车看到天上挂着璀璨的月亮,我停下步伐认真欣赏,我觉得好喜欢这样的天气哦。
后来,我才发现,不管天气好与不好,我的内心已经有了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心头,不论下雨还是晴天,自有好天气。
走过很多路,我才找到自己内心的月亮。有了王唯“弹琴复长啸”的乐趣,有了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选择。
今年刚过去的中秋,这个疫情刚刚解封的此刻,与朋友们坐在天台上,幕天席地,微酌,观赏月亮,好不热闹。
温一壶月光下酒,敬岁月中历练过的依然清澈依旧的自己。
我也拥有了自洽的快乐。心中的月,不管是圆满的,还是缺憾的,它都会洒下属于自己的月光。
回看这一路的成长和笃定,钟情地爱着月光,也钟情地爱着岁月中历练的自己。
用心写作,持续更新,原创不易,转载联系作者本人。欢迎关注同名公号“柯锦川”,如果对你有启发,评论转发都欢迎。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让我知道吧!
了解最新动态,可加作者本人微信:jinchuan713
往期阅读
川行不息,热爱不止。
关注成长与美好,遇见更豁达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