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二十三:词语伸缩(一)

在言语表达时,故意不把话说得绝对,理解上可上可下、可宽可窄、可此可彼、留有余地,这种修辞方法叫作伸缩。构成伸缩修辞有用意不确定的词语、假口于人的词语、适用范围广泛的词语和避而不谈的词语四类。运用伸缩修辞使说话留有余地,可适应情势的发展变化,使人无懈可击。

1主人公的情趣、爱好,房间的小摆设,不定什么就引出精彩的细节。(韩静霆《在真实的格子里“跳舞”》)【“不定”一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伸缩性。它使得这一段静态的描写产生动态的变幻感,造成一定的悬念,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仿佛笔者犀利的目光,机敏的捕捉无所不在。】

2偶然见到她女儿的一个影集,不知怎么竟爱不释手。是女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像妈妈?是阿雅童心未泯像那女孩,或许是我“爱屋及乌”,连她的女儿也喜欢了。(张彬彬《无猜》)【“不知怎么”、“或许”二词语意朦胧含混,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去驰骋,自己并不明说,其意味耐人咀嚼;后三句承前设问,自己却引而不发,更扩展了伸缩的空间。】

3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参差”是“好像”、“大概”的意思。用这样一个伸缩性词语,烘托出仙境中的特殊气氛,生动地表现出唐明皇梦幻中痴醉的神态及仙境中杨贵妃迷离恍惚的姿容,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产生一种朦胧的意境。】

4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夏衍《包身工》)【“差不多”是倾向于肯定而富有弹性的词语,用于文中,很好地说明了监工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骄横相及工人无任何人身保障的屈辱地位。】

5我猜想:他年青的时候必然好勇斗狠,后脖颈子才留下条类似刀砍的伤疤。(杨朔《野茫茫》)【主观臆断虽有依凭却终难定夺。用“猜想”一词,使语意虚化,更能婉转艺术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6真正知道生的人大概是有的;虽然有,也不会多。人不了解生,但是人依旧活着。(巴金《生》)【以“大概”软化语意,表明这一判断是自己主观性的、自我局限性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不武断、不强加于人的文风及其人格修养,使语言具有说服力量。】

7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这样来的。(朱光潜《作文与运思》)【凡事总有一般原因,也有特殊原因。使用“大半”一词,能恰当地表明这种逻辑认识规律,使得出的结论客观而辩证,易于接受。】

8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鲁迅《文学和出汗》)【由于对先古和未来的难以把握,便以“大约”、“恐怕……未必”来推断。肯定中有相对,定断里含商榷,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就入情入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