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出版比较早的一本书,但是经典永流传,她依然深深的影响着很多读者,初次看完记得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看完嘘叹不已。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
才发现,这世上有一种书,看了一遍就不忍读第二遍,它不让你哭,但却让你悲伤地说不出话来;这世上有一类人,竭尽全力地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他用一生告诉你,生命的悲苦和韧性可以达到怎样的地步。
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
鲁迅先生说:
我只是很确切的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
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
问题就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
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那一条好,
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稻盛和夫说: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有人看见生命的悲苦,有人看见生命的韧性,有人看见生命的本质,有人在追求精神上的安慰......与我而言,却很长时间都难以理解。
作为90后,改革开放后的千禧一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之下提高了很多,但是精神却好像常常陷入一种迷茫。
然而经历过那个时期种种变故的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不也活下来了。1942年的河南大旱、1959~1961的自然灾害、1976的唐山大地震......战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普通民众被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个时候的“活着”似乎真的是一种生命的韧性,不甘屈于命运之手。
但毕竟是到了新的时代,“活着”至此也应有了新的变化,我开始审视和思考,对我而言,究竟什么是“活着”?今天我们的活着更多的来自于精神层面,而这个精神层面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
经历过物质艰难的父母亲人可能很难理解少年少女们的苦闷心事,于他们而言,以前物质艰难困苦的境地都熬过去了,现在小孩子家的为了一点小事就寻死觅活,难以理解。
父母亲人没有正视抑郁症这件事,竞争激烈的社会也不怎么在乎个体的感受,于是他们似乎成了边缘群体。这个时候从这本书故事情节来看,其实是很无力的。
站在今天我这个角度,本来是富裕之家,然后因无知赌博败光了家产,父亲被气死了,妻子离开了,自己被抓去做苦力了。
等到刚要有一点希望的时候,命运又背后捅你一刀,亲人相继逝世,最后只剩下一头牛为伴。
《活着》电影都不敢这么演,起码妻子女儿还在,否则也太令人绝望了。
那么“活着”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已然达到了马斯诺需求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现在更多的是对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活着本身仍然是很重要的呢。
正像《十三邀》中俞飞鸿所说的: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活着只是一个载体,只有活着你才能存在着继续寻找更有意义的东西。也就是活着只是一种存在,存在了,你才能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
换言之,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富贵不也是在一次次追寻着希望。钱财散尽了,亲人还在;亲人逝去了,还有老牛。
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逆来顺受。但是富贵在追寻希望的过程中难道没有努力吗?他努力了,只不过天不遂人愿。然而希望呢,
鲁迅曾经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无论成败,他所奋斗的就是开辟了“希望”的路。
于是在活着的过程中去开辟希望的道路才被称为真正的“希望”,而不是“希望”一定要实现了。“希望”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那么对于富贵来说,活着即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