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住院以来的第一篇公号文章,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关心我:
出院了吗?
恢复得怎么样了?
多休息吧,保重身体。
什么时候能正常上班啊?
……
我特地写这篇文章,统一回应:
我上周住院,做了一个小手术(住院感受颇多,待日后慢慢写来),手术很顺利,刚刚出院,先在家休养。
目前身体很好,只是因为手术原因,需要卧床休养(较长时间以内),基本只有洗漱、上厕所、吃饭的时候下床,暂时还不敢外出(准备复查的时候再问问医生,能不能偶尔、短时间地到外面走动,吸收一点儿阳光)。
再次感谢大家的关心、和陪伴!
回到本文正题:
卧床休息,还能不能写作?——当然能,只要你想。
怎么做到?——想办法,后面细说。
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待我一一道来。
一、卧床休息,还能不能继续写作?
当然能。其实在这世界上,极少有你想做,但是做不了、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这样的)。
只要你真的想。
二、都卧床了,不让下地,怎么写?
想办法呗!
实际上,我从知道要做手术,术后要卧床之后,就开始想,到时候怎么过?每天躺在床上有多难受?要躺这么长的时间,会不会成废物了?
于是我计划了一下卧床休养期间的生活,主要就是读书、刷手机、看剧、码字。
我以前为了一边跑步一边看电视剧,买了一个Ipad支架,这个支架可以调节,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就把支架调整好,iPad在我眼前,可以看剧,也可以打字(我在iPad里装了一个文本处理的程序叫“石墨文档”)。
我的iPad型号是迷你,所以更小更轻。平躺累了,侧躺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双手,一边拿着一边打字。
我就是这样写文章的。一篇文章写好了,还需要简单排版、配图,这个iPad就搞不定了,必须用电脑,所以这个环节是老公和朋友帮忙做的(谁有空谁做)。在微信公众号里粘贴文字,然后配插图,检查、发到手机预览,就可以了。因为并不是专业的机构,所以排版很简单,需要的时间也不多(大家千万别嫌弃啊!)
可能有人会不明白:你都卧床了,干嘛还要这么费劲儿,写文章呢?你图个啥啊?
我考虑了一下,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习惯已经养成,不写难受。
什么是习惯?就是晚上要睡觉,一天要吃三顿饭,早晚要洗漱。身体和意识都已经形成了生物钟,并不需要刻意去想才能做。
最近几年我养成的习惯有:
1.早睡早起。
每天5:40左右起床,即使是在医院,和现在卧床休养也是这样。
因为早起了,所以逼得你不得不早睡,因为到点儿基本就困了。
2.扇贝英语听力打卡。
每天少则5句,这是能打卡的最底线,多则10句,看自己时间、心情、和句子的难度,在医院我也带着耳机打卡。
3.码字。
写公众号已经快4年了,每天写点儿什么,成了一种习惯。偶尔也想偷懒,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写,自己也会觉得少点儿什么,会觉得自己堕落了。
病房里,我的腿在接受什么“驱动”,防止因为卧床引起动脉曲张。
第二,读者的等待,是最大的动力。
不是有读者吗?虽然不多,身后也是有成百上千人在催着、“逼”着,长期不写,大家就会有意见了啊!
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第三,休养时间长,免得虚耗光阴。
长期卧床休养,是没办法的事,在工作上损失很大(还有工资损失哈),如果这个时间,再不做什么有点儿价值的事情,那真的是虚度光阴了。
身体不运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大脑再不运动,就真成了废人了。
而大脑的运动,莫过于读书、码字。平时总说工作忙、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绝不能放任自流。
第四,长期在家卧着,也很无聊。
人都是有惰性的,不逼着自己,都是想刷手机、看剧,不动脑子多爽啊!更何况我现在是休养状态,更是有着正大光明的借口了。
但是,长期这样的生活,真的会很没趣的。整天刷手机,微信里别人都在忙工作,没人能总是和你聊天,能聊的群里,那些无关痛痒的话和话题,也让人觉得无聊。整天看剧,看到一定时候,也会觉得没意思,来来回回不就是那些故事情节吗?爱情、神话、玄幻、豪门恩怨、各种综艺……看多了,就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套路都一样。
寒假的时候,我放纵了一段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聊。当我回首假期时,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
第五,作为写作者,坚持写下去也算是“行规”。
英语中,通常把最重要的一点放在最后说,the last but not least。
作为写作者,坚持写就是行规,这一点没什么稀奇。
村上春树有一本书叫《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什么》,里面就提到自己的作息:
村上春树每天写作四小时,差不多每四年出一本大部头的小说;他每天跑步10公里,每年都会跑一次10公里赛、一次半程马拉松和一次全程马拉松。对他来说,写作和跑步就像是信徒每日必做的功课。
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特·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
童话大王郑渊洁,几十年如一日,一个人写作,支撑一本杂志《童话大王》,上了吉尼斯纪录。他的作息是:
南方日报:《童话大王》30年了,这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郑渊洁:我有一个体会可以和年轻的朋友们分享:积少成多。积少成多就是你每天写一点,并不累,但是坚持每天都写,过30年之后再看,真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有时候人干事就想很快地干成,就拼命地写,但实际上我觉得每天干一点也不累。我每天四点半起床写到六点半,基本上就几千字。《童话大王》每期是九万字,我每个月就写这么多。我觉得好多事就是,你养成习惯了就觉得不是麻烦事儿了。
已封号的前自媒体超级大V咪蒙,也是每天写作18小时,连住院时,也是输着液在电脑上码字。
“我以前写专栏,一周一两篇就可以了,现在每天都得写,在飞机上、出租车上都得写。”
“我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半夜12点到1点,睡前还是会抽一个小时,看一遍我关注的牛逼公号,分析哪些文章好,为什么好,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成功带给她的附带效果是连续三年每天18小时的疯狂工作,她成了写作机器。”
选择写,是因为喜爱。但是,只靠喜爱,是坚持不下去的。只有自己逼自己,不任性,不找借口,不轻易放弃,才能把喜爱的事情,做得好一点儿。
正是因为有这些原因,所以我打算坚持写下去。希望你不嫌弃,还愿意与我一路同行。
卧床休息,相对时间富裕一些,愿意和你讨论、交流关于教育的一切问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