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7月28日
地点: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国学堂
主办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上午8:00—8:43开幕式 各位领导致辞
课程内容: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
对自学内容检测
然后检测重点实词
学生找出来,并予以回答。
我的经典推荐
(所谓“启始”,就是启发开始学习的意思。启始课依据“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和“学贵知疑”的教育理论,设计三个教学要点: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2、讲授单元知识理论;3、 整体感知教材。单元学习目标在单元提示里一目了然,学生一看就知道,关键是教者凭借这个目标去质疑,让学生知疑,把学生引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求知境界。讲授单元知识理论,有点借用理科先教定理再讲例子的教法。定理只有一个,例子却有无数个,启始课讲授了有关单元的知识理论,阅读课就可以用比较法区别和记忆“同一定理”用于“不同例子”中相似知识的不同点,不同知识的相同点。关于整体感知,主要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不需老师讲授的问题,如生字词的辨析,有关作品背景、作家生平、创作等。
有了启始课这三个环节做铺垫,下面的教程就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头绪。启始课是单元教学的纲领课,纲举才能目张。)
第二程序
让学生找还有哪些“异”?
迁客骚人和古仁人
附录:
(二)单元阅读课
单元阅读课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类。根据两类课文的不同作用设计四种课型操作。
1、两篇以上教读课文同时教学,不分轩轾,求同比异, 稳定共性突出个性,这样的课型称之为“并进式课型”。
例如:把《白杨礼赞》和《听潮》放在一起教读,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阅读文章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两课文的共同点——都不直接表达写作意图,区别不同点——一是托物,一是借景。第二课时,朗读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有关语法知识(排比句、反问句、比喻、拟人等),培养语感和语境意识;最后点明两篇文章语言风格迥然不同的道理,旨在教育学生写作文应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教读”,就是不仅教语文知识,更要教学语文的方法。新教材将过去称做“讲读课”的文章改称做“教读课”,一字之改,旗帜鲜明地指正了教读课的方向。
2、对于典型性很强的,难度又比较大的,或者独成一体的教读课,则单篇进行教学,这种课型称之为“单打一式课型”。
例如《分马》一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学生能扎实地理解把握这一点,并用之于写作,将受益匪浅。教学设计:环境、情节两要素只用三五分钟时间解决,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分析:怎样的性格?怎样刻画出这样的性格?本文人物语言、动作个性化很强,为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和参与意识,可以请几个学生分角色表演,其余观后评论。表演者肯定要深入体验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尽力演好;观看者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寻找评价表演者得失的依据。如此教学,较长的课文一课时即可完成。关键之点是,一定要十分明确“这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否则只能如一般的教学套路一样,遵照“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观点去“解剖麻雀”。
3、对于与教读课相似处不多的,但难度并不大的自读课, 则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学习,这种课型称之为“自读式课型”。
操作行为:每册书每单元的自读课在学期伊始就确定一位学生做小老师,届时由小老师主持全班学生完成读书、讨论、评价、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在没有出现大的差误的情况下,老师可以不发表任何意见,只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鼓励性的小结。此课型设计旨在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4、把具有相似处共同点的教读课和自读课放在一起教学, 教读课起示范作用,自读课起迁移能力的训练作用,这样的课型称之为“导读式课型”。
例如:把《春》和《济南的冬天》放在一起教学,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生抓住“景物特征”、“几幅图景”、“怎样描绘图景”三大问题学习《春》。第二课时,布置学生用自读式课型方法学习《济南的冬天》,要求不仅解答出学习《春》的三大问题,而且归纳出这两篇散文写景状物和抒情的方法。最后设计的技能性操练:放一段有关景物的录像或出示一幅风景画,请学生观察、思考,四人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口述景物特点、景物层次、景物可抒发的思想感情,叙述时重点强化不同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