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6天,票房超5亿,这部由邓超和俞白眉导演的《银河补习班》,伴随而来的是从未停止的两极争议。
观众在购票平台打出的高分,和部分大V、影评人深恶痛绝的口诛笔伐形成鲜明对比。有人骂片子投机,有人嘲它的主旋律求生欲,更多人说邓超和俞白眉熬了一锅根本无用的毒鸡汤……邓超在片子说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桥,而建一座桥,或许和打破固有成见一样难。
这部影片中装了太多复杂的东西,也记录了很多历史性的时刻,也反映了我们这几辈人,父爱的缺失、理想、教育、反抗·····
这段跨越30年的父子情深
是一个好故事
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原来是儿子马飞心中的偶像—一位优秀的建筑工程师,也是一名亚运火炬手。
1990年亚运会前夕,他所参与建设的大桥在万众瞩目下轰然倒塌,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马皓文替单位背了黑锅,锒铛入狱。
正是在狱中的7年,他失去了陪伴儿子成长的机会。
当马皓文出狱,发现缺失父爱的马飞在这几年中备受同龄人欺凌,变得格外叛逆,甚至面临着被学校开除的窘境。
正如不少批评所言,“学渣如何能变成学霸?”。
他要如何让学渣儿子重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赢了那场年级前十的赌局呢?
在马皓文看来,最好的辅导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每天家长怎么做。
影片中,当马飞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询问儿子报没报补习班的时候,父亲马皓文胸有成竹地说,他给孩子报了全市最好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其实,根本没有这个补习班。
教育理念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折磨着有孩子的家庭,却因现实重压而忽略不谈。它是夫妻、婆媳之间的导火索,更有诈尸式育儿、丧偶式幼儿、创新式育儿……如此种种的现状。
○●
俞白眉曾阐述过影片的主要观点:“教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这部电影就是想表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正如《银河补习班》所说,“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的脑子要一直想·····”
影片中还塑造了一个一心只为升学率,行径让人难以接受的教导主任,习惯以成绩定义学生的价值。
“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年少时的很多梦想,或许就像阎主任丢下楼的飞机模型一样,被过早且干脆地扼杀掉了。
这位教导主任代表的教育观,正是这个社会目前主流的教育观,要升学率,要状元,成了很多老师头上的紧箍咒。
电影还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一天,可以尽情放纵,把卷子、练习题、课本、教辅书,甚至记号笔文具袋统统扔了,撕了,烧了,但愿“此生不复相见”。
马皓文看着白花花的漫天飞屑,反问桃李满园的教导主任:“你的学生真的爱学习吗?”
答案不得而知。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书本、试卷不过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时,其实是一种正向的开始。
“读书,是为了你自己可以拥有更多选择。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不成为什么。”
教育
是为了让孩子爱上知识
让学习成为终生的习惯
而片中这对父子的“天敌”——任素汐饰演的母亲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想法和状态,只有拼命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只有考上好学校,进入社会才能有一个好出路。
生活的重压,竞争的残酷,没有父母敢轻易冒险。
“好好学习,上好学校”,是目前约定俗成最稳妥的出路。
而影片中给出“学霸养成指南”的邓超,表达了一种理念、一些思考、一点启示。
回到家庭教育最核心起源的地方,好好反思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怎么“生而为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知道自己要什么
○●
“考清华北大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你只有知道箭靶子在哪,射出的箭才有方向。”
“世界上有意思的工作多了去了,挑一个你最喜欢的,去做吧。”
这两句话,想一下有多少孩子始终认为自己是在“为给家长一个交代而学习”呢?人都是为自己的欲望而活,不管崇高还是庸俗,也不论能力大小。看到自己的目标,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源动力。
始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片中有两个桥段,一个是儿子跟爸爸出游遇到洪水,独自被困洪水中后,靠自己开动脑筋尝试求生方法,最后成功得救;另一个是天之骄子的学霸在大学遇到挫折后,由于得不到亲人的理解,崩溃变疯。
且不论他们是否真的能得救,真的会变疯,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少能在危机到来时,能给自己留有生机。
不会被外部困境、外界舆论打倒或带偏,也不会自己钻牛角尖。
独立思考能力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敢于质疑权威是最基本的前提。
不做机器,做一个有感知力有温度的人。
○●
邓超带着儿子躺在草地上感受 “草色遥看近却无”,再到一路跋山涉水旅行,探索感知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也让他看到如何聪明地应对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如何不卑不亢地尊重曾经诋毁自己的人。
学习本身没有错,但只关心成绩的单一功利性学习,会让孩子忘记世界、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该怎么相处。
社会新闻里、社交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暴戾之气”,很大一部分起因就在从小习惯的“冷漠”和“以自我为中心”。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眼里有光,还有多少家长,自己眼里也有光?
关于儿子作文是否该得零分的话题,也是全片的一个小高潮,里面马工的话,则是对应试教育与孩子走入社会后面对困境的高层面反思。
“语文试卷里答卷有ABCD,但孩子们进入社会之后,怎么会有这四个答案冒出来?孩子需要(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从A到XYZ有多种多样的方法。马工的这段话,其实质是对“人生更多可能性”的前瞻。
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当然不是煽情,不是让有子女观众感同身受,而是教育观念的对撞,它呈现出的教育方式更加发人深思。
他是不堪的父亲,
大桥在儿子的见证下轰然倒塌。
他是深情的父亲,
卖血给儿子买了第一台电脑。
他是耐心的父亲,
在草地里给儿子讲诗句涵义。
他是隐忍的父亲,
为了儿子荣誉甘愿放弃个人荣辱。
《银河补习班》凭着其真诚,告诉我们什么是沉默却深沉的父爱,什么是尊重孩子的梦想,什么是亲子间的共同成长,什么是爱的教育……
“银河”补习班,马皓文给孩子的学问很多都与应试教育无关,但是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只不过用途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知识,如同银河一样毫秒无垠。
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这部影片,不仅仅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理念,生而为人,我们要思考的不只是孩子教育问题,更多的是自我教育的问题,成年人也需往身体里不断地注入有“营养”的食粮。
只要脑子一直想,
就可以干成世界上的每一件事。
无论是我们现在正面对人生的选择题上,还是陷入了黑暗汹涌的洪水里找不到出口,或是在一些含沙射影、阴阳怪气的嘲讽中难受······
请
相信相信的力量
坚信坚信的力量
只要脑子不停地转,不停地思考,就永远不认输,永远不会输。
浩瀚星河
我们都是父母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