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和二喜 — 《活着》后
徐家的故事终于在福贵赶走老牛和太阳半落山头的时候落下帷幕了。未来总有人,拿着枕头底下的10块钱把福贵葬在二喜或者有庆旁边吧。
福贵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就算是一般的穷苦的人家,终究只是一死的时候比较疼痛,但是福贵总是在经历生离死别。可能是有了那个时代作为背景,每一场悲剧降临的时候,我竟然觉得不会是虚构,这又让我对那个时代多了一分恐惧和同情。不仅是福贵,还有那些同样陪福贵经历生离死别的人。
余华先生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一次福贵经历绝望的时候,我以为已经是人能承受的极限了,他总能一点一点加码,让人体验什么是更绝望。当我不自觉想象福贵一生,散尽家产是绝望,战火鲜血和不知归处是绝望,饥饿贫穷是绝望,中年丧子是绝望,苦尽甘来却再一个又一个失去亲人都是绝望。可是作者一层一层递进苦难,让福贵接受了这苦难的一生。我想我最后终于释怀了,与余华先生一点点加码和命运的威逼无奈不无关系。同时也是因为明白了“生活”和“幸存”的区别。我们总是难过福贵这艰难的一生,是因为总觉得他总是在人生苦难中“幸存”,替他的经历和失去痛苦,不过福贵最后坦然的买了牛,日出日落继续生活,我没有那么难过了,因为在他心里,他这一生不仅仅只是幸存下来,他还拥有最爱他的妻子、最懂事的儿子还有美好的女儿女婿,这些人逝去了,也同样是他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夹缝中的希望,而最后这些最美好的东西使他还可以继续生活着。
然而,在我心中,故事后半段出现的二喜却像是更痛苦的那一个。家人的逝去总会让我们痛苦,是因为拥有家人是一件超越许多事物甚至生命的事情。福贵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过父母的庇护、妻子的扶持和子女的承欢,但是生命的圆满早一点被打碎了,然后只剩下一片碎片不期圆满。然而二喜的人生却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残缺。他没有父母的陪伴,如果一生凄凉或者一生平淡似乎只是让人唏嘘,但是遇见了凤霞,人生的惊喜来的太快了,有了新生命,惊喜又似乎太多了,他带着凤霞和黄酒回到村里给娘家人报喜的时候,我真的泪满盈眶,如果人生之前有什么艰难和痛苦,在他遇见了凤霞的时候就全部都圆满了,他的幸福只是寄托在凤霞一人身上了。所以凤霞的离开,是带走了福贵和家珍生命中的牵挂和寄托,也同样带走了二喜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圆满。那种得到又失去的痛,那种美好被打碎的绝望,怎么能跨得过去?
如果活着真的要这么痛苦的话,希望每一次失去和绝望都来的慢一点吧,不要在刚拥有的时候就失去,或者幸福来的慢一点,不要一下给了所有的圆满,然后骤然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