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耳畔传来“叮咚”的敲击声,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告诉我,妈妈,现在都高考了,怎么还有人装修啊,我们品德老师说了,这样的话影响高考生是要抓去坐牢的。
我去,对于高考,全国上下都这么严阵以待吗。朋友圈更是各种段子各种图片霸满屏,高考成功与否,似乎是人生的分水岭。
作为非典型性80后的一员,我很不愿意承认,我的人生没有经历过高考,这让我曾经一度认为,没有高考的人生注定只能灰暗的一生……
农村贫穷家庭出生,辍学的痛到现在想来还是会痛彻心扉。可是,当我踏上自我谋生的那一天我就暗下决心,我一定会重返校园。因为我不甘心。因为我从小对自我设定的路线里有高考,有大学生生涯。
在做一个服务员都要求有高中文凭的年代,一个年纪小胆子小无经验无学历无背景的乡下姑娘所吃过的苦头自不必说。从事的几乎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工种。
是的,在我最爱美的年纪我曾经拣别人的旧衣服穿如获珍宝,也曾经吃一包泡面吃到吐也舍不得买一包榨菜配着吃。也曾经在艰难谋生的时候接到父母问有无存钱家里需要盖新房子要用钱时挂了电话号啕大哭。
可是我有一直有梦。只是它藏在我的心底,最深最深处。不敢与他人说。
在温州打工期间,参加过高考的好朋友们继续做着大学梦。她们报了自考,在上班的空隙去上自考辅导班。有一次晚上,我下班去与她们会合,在学校的宣传栏上看到一则消息,有一位妈妈与高考落榜的儿子一同去学习,最终拿到了自孝大学专科文凭。时隔十余年,我还是清清楚楚地记得,妈妈报的课程专业名叫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且妈妈仅有初中学历。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小心翼翼地与参加过高考的朋友们旁敲侧击地了解自考情况,她们告诉我,这个课程有多难考,就算高中毕业也很难考出。是的,我也亲眼见过我的好朋友在自考《马哲》前夕,因为压力痛哭出声的样子。断了再深入问下去的念头。口袋略有盈余的时候,会花巨款去学word、excel电脑培训班,那时候的梦想是学成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开一家小小的复印店。
2000年以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来到大杭州,偌大的城市,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安顿一下来后,我喜欢一个人坐一块钱一次的公交车逛西湖,一次无意中看到一个中学学校玻璃上贴着希望专修职业学校,我摸了进去,报了成人高中的课程。第一堂课,走进久违的校园坐在久违的课堂,我一个人低下头,无声啜泣。
三年后,与班上绝大部分城管同学一起取得高中文凭。顺藤摸瓜,继续报了自学考试的名,当然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没有高等数学这个可怕的怪售。
春去秋来,当我把这个灌溉着自己无数辛勤汗水的文凭拿到手时,我真的在心里为自己点了无数个赞。
这个据说国家认可的文凭最终还是没能成为我工作上的敲门砖。可是在学习过程中累积起来的信心与勇气,却打败了那个自尊到极点也自卑到极点的自己,褪去自怨自艾的外衣,我开始一点一点地阳光,一点一点地蛻变,我觉得那时候我已经喜欢上了上进努力的自己。
因为从事的是销售的工作, 我的诚恳与努力也为自己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工作得心应手了,说服能力提升了,服务客户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生活似乎对我伸出了友好的橄榄枝。
然后,结婚生子,在哺乳期还未结束的时候,忙不迭地重回职场,因为我还是清晰地知道,唯有工作才能让女人找到尊严。
在2014年的时候,我花了有生以来最高的一笔学费,报了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在名师大咖云集的美丽校园,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张开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在狠狠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露,甘之如饴地吸收着我生命的养分,我渴,我饿。惟有藉此,滋养我的灵魂。
第一次走进美丽的浙江大学时,我鼻子一酸,泪如雨下。这一刻,内心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当然,更多的是欣慰。N年前,某个人走进校园的身影留下了我多少艳羡的目光。
现在,反观参加过高考,甚至高考一举成功的同学们,我再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胆怯不安与妄目菲薄,是的,我是没参加过高考,可我已经塑造好了我的内心,可以牢牢把握自己的生活,也正在过着我想要过的生活。
学习真的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现在我已经有能力了,我也会对穷困女童施以援手,直至参加高考,我想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女孩人生总会不至于特别艰难。
哈,我还是有高考情结的。儿子已经小学二年级,坐在杭州窗几明净的公办教室,与杭州的孩子们享受着一样的教育。真的,对于生活与我的馈赠,我很知足。
若干年后,当我儿子参加高考,我一定也会紧张兮兮,那时,一定是我体验高考感觉的最佳时刻!
高考学子们,加油。高考成功,仅仅是成功的伊始,高考失利,只要努力,一样可以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