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父母发给我们的段子
今天一大早,手机就被老妈的一条微信刷屏,题目是这样的:
请看一个外国人的中文作品!!!
据传,这首打油诗是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根据中国现有的现象编写的,很生动、很现实。文字与写作方式都很棒,实在有些不信是外国人写的!水平能评上中文博士哦!!!
《中国爹娘》
过年啦,
儿孙满堂。
中国爹娘,
像打了一针鸡血,
充满能量!
厨房,
"齐不隆冬呛",
爹娘的刀声,
成了过年的锣鼓点,
敲出了,
椒红酒绿,
鸭焦鸡黄。
再累,
也不能让年轻人帮灶,
他们要上网,
太忙。
酒醉饭饱,
杯盘狼籍。
儿孙们带着年味的余香,
各归梦巢,
准备拥抱明天的太阳。
只剩下中国爹娘,
像只弯弯的月亮,
把一袭微弱的目光,
照在灶台上的剩饭残汤。
这是他们,
明天的干粮。
一辈子,
省吃俭用,
只有这一天,
他们惊人的大方,
山珍海味,
琼浆玉液,
像不用花钱一样。
当完厨娘,
还要把金主担纲。
孙子要留洋,
儿子要换房,
媳妇要他们解囊。
谁都知道,
爹娘只有一脚踢不倒的钱,
每一个铜板,
都被磨的铮亮。
谁都知道,
爹娘能从针尖上削铁,
从牙缝里抠粮。
谁都知道,
爹娘的血管,
虽然早已干瘪,
只要针一扎,
还会有鲜血流淌。
可怜的中国爹娘,
不怨天,
不怨地,
只怨你们那颗心,
总在外面丢荡,
从来没放在自己的身上。
有道是:
编席的睡凉炕,
晒盐的喝淡汤。
中国的爹娘,
难道你们的一生,
就该如此嗟伤?
好生歇息吧,
让你们那颗疲惫的心,
老老实实地上床,
别让他们,
再四处流浪。
听人讲,
如今世上有"四强":
德国的车,
瑞士的房,
日本的老婆,
中国的爹娘……
欲哭无泪!
看完实在有些扎心,想说“你什么意思”?后来静下心一想,可能她对其中的一些话有共鸣,算是“自我调侃”,像我们80后经常自黑的“辅导孩子作业需要2瓶速效救心丸”或者“中年就剩了保温杯里的枸杞”。
爹娘对我们的牵挂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怕我们忙,另一方面双方作息也不同,因此微信上的各种“段子”就成了他们和我们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
翻翻之前我娘发给我的段子,有几下几类:
养生类:《精神科医生发的脑病自测数字图表》《从打喷嚏到癌症的9个步骤》《睡觉是最好的补药》《死在嘴上、病在腿上、看一遍年轻10岁》《流感爆发后的自我保健》《夏病冬治的枸杞红枣茶》
科普类:《什么是非洲猪瘟》《什么是流感爆发》《新骗局来了!10086和10010的重大新闻》
核心价值观类:《中国人究竟有没有信仰》《“趁人之危”和“成人之美”有多远》
家庭教育类:《1个好父亲=200个老师》
散文类:《敬一丹: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
家庭小知识类:《洗羽绒服加一勺它,蓬送柔软,干净如新》
时事类:《秦岭违建》《鼠患已无,福也?祸也?》(转基因食品)《重庆公交坠江之后网友精辟总结》
励志类:《才四岁,牛的一塌糊涂》
节日问候类:以鲜艳的图文为主、逢节必发
历史钩沉类:名人伟人不为人知的生活
娱乐类:笑话集、地名大全、小小说
由此可见
1. 爹娘虽然退休了,对时事和各类信息的关注度仍然很高,并将有关知识积极分享。他们的视野更广,信息量更大,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五千年、中外历史、家庭育儿、情感励志、无所不包。他们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内容亦正亦谐,亦雅亦俗,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的语言、直观的漫画向我们宣传了科学知识、培育了核心价值观,陶冶了情操。不愧是活到老育人到老,“诲人不倦”。
2. 我们虽然成年了,仍然是他们情感的重要寄托。尤其8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的对他们的关注度很高,因此成年之后虽然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在情感上依然“在场”。
3. 父母发给我们这些“段子”实际上也是他们心灵孤寂的一种表现。虽然“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但对于父母来说,孤单是确实存在的。出生于大家庭的他们,从小习惯了和兄弟姐妹、邻居同事的交往,不习惯一个人的“孤单”和“狂欢”。和自黑的80后不同,我们转发段子为的是调侃自己,调剂生活中的压力,即使娱乐,我们也是自己乐自己的。父母则不同。他们的情感需要慰藉,需要他人的倾听和互动。因此父母给我们分享的各种情感类的段子,尤其是自我调侃类的,绝对需要儿女“在场”与回应。他们需要的是“众乐乐”而不是“独乐乐”。
那么,他们给我们发那么多段子,我们又是怎样回应的?
我也回顾了一下自己发给她的内容,多数是孩子在外游玩的照片,有一些保健类的内容,很少时事类,问候类几乎没有。这一点足够使我汗颜,对于父母的关心实在太少了。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种“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不对称可能有以下原因:
1.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情感上较为“自我”,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哀伤还是欣喜。尤其是结婚生子后,情感沟通的对象多为配偶或者子女,关注度上也以配偶子女为主。
2.对于各种知识,我们仅仅满足自己的学习,不会分享给他人,除非有一定的“料”,但分享的对象多为朋友,给父母的很少。
3.社交媒体上我们关注多的也多是“热文”,而父母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加上不同的年龄和阅历,关注点不同。
4.相比于父母,我们对养生类知识关注较少,对育儿类知识关注较多。
我们和父母的交流与生俱来。从婴孩时的啼哭到长大后的“你又唠叨什么”,我们的成长和他们的衰老相伴,渐渐我们不依靠他们就能生存,情感和经济上都独立于父母。但是,父母对我们的情感却是始终如一的,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他们关心的、牵挂的、放不下的后代。不但如此,他们还将对我们的爱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在他们身上动辄看见我们的影子就惊喜万分。他们怀念我们的小时候,那时我们对他们还不会说“不”。他们也明白自己的付出和收获的不对等,但还是心甘情愿一如既往地付出。
希望他们不要再为节省而克扣自己。希望他们在我们不回家的时候也好好吃饭。希望他们为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多支出金钱。希望他们有空“多出去看看”。
你们是我们的后盾,我们也是你们的。
感谢父母。感恩有你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