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桃花源记——酉阳古城

    乘着凤凰的灯火余韵西行,当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层叠山峦撞入眼帘时,陶渊明笔下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意象骤然鲜活。虽眼前洞门较想象中更为轩阔,但那股遗世独立的桃源气息,已随山风扑面而来。

    洞口桃花源广场上,鼓点如大地心跳般震荡。一群身着土家织锦的男女正踏歌起舞——这便是酉阳摆手舞。看舞者双臂如翼舒展,回旋间裙裾翻飞成盛放的山花,脚步跺地时激起微尘,让生活热烈而鲜活。作为“摆手舞之乡”,酉阳人将生活的欢愉与族群的记忆都编入了舞步:狩猎的勇毅、耕作的勤勉、祭祀的虔敬,皆在舒展的手臂间流转不息。这不仅是“非遗”标签下的表演,更是根植于血脉的乐观天性——纵使群山锁闭,生命依然能在石缝中开出恣意的花。

    穿过洞口,文中“芳草鲜美”的景色渐次展开。匠心独具的雕塑悄然唤醒《桃花源记》的魂魄:溪畔垂钓的陶公石像、巷道转角遇见的“黄发垂髫”铜雕,令诗文与现实在时空中交织。全城皆以原木构筑,吊脚楼依山错落,榫卯咬合处沉淀着时光包浆。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两旁多是土家族老人守着的铺子:或蒸着清香扑鼻的社饭,或煎炸金黄酥脆的油粑粑。


    古城格局更暗藏玄机——地处渝黔交界,它早浸染了山城的魔幻气质。城内看似寻常的两层木楼,从城外高地回望竟有七八层之高!城内时光凝滞于雕花窗棂与炊烟中,城外则高楼平地起,一门之隔,竟分开了两个纪元。

    最令人动容的,却是那些藏于诗意下的温度。古城起伏的青石板路间,一条浅灰无障碍通道如静水深流般贯穿始终。其坡度严格控制在1:12以内,边缘嵌有防滑槽,这无声的尊重,比任何风景更贴近桃源真意。

    坐在茅草覆顶的吊脚楼中,咬一口用石磨碾浆的米豆腐,酸辣唤醒味蕾,也触到土家族“三日不吃酸辣,走路脚软眼花”的饮食执念。窗外摆手舞的鼓点未歇,而那条灰白通道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如一条纽带,将秦人古洞、土家木楼与现代人的追寻紧紧相连。

    真正的桃花源,或许不在与世隔绝的秘境,而在人间烟火中——它存于舞者扬起的袖摆,在芳草鲜美中、在石磨转动的豆香,更在那条让所有人得以拥抱群山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九洲芳文】 世上只有一个桃花源,它在酉阳;世上还有一个桃花源,它在每个人的心中。 立夏前夕,偕夫前往酉阳,寻陶翁...
    陶语阅读 3,560评论 56 111
  • 酉阳桃花源位于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这里阡陌交通...
    詹妮儿阅读 371评论 0 1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每到桃花盛开的时节,听鸟儿们欢快地鸣叫,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欢喜,也满是无比的惆怅。...
    秋水__阅读 1,518评论 29 47
  • 这次“五一”假期,原本没有计划外出,打算就在家看看书、写写文、陪陪爸妈,这是我最喜欢的生活状态。但是,先生说他可以...
    陶语阅读 591评论 9 14
  • 酉阳,它是土家族自治县,一座嵌于重庆,湖北,湖南,贵州交界处的小城。它的桃花源景区名声鹊起,成为国家5A级景区,是...
    青木流泉阅读 9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