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摆脱内耗最好的方式有读书,运动,走出去。我选择后者——走出去。
从放假到现在自己一直处于学习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头疼,内心涌动着一定要去山里小住的渴望,似乎只有融化在大山的怀抱我才能心安。
老李上班后一直在忙,如果不是给他下了命令,我想他对工作的热爱就无法停止。
我想说人总是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徘徊,比如我其实是准备去秋沟,但农家那边没有了标准间,剩下的豪华间一个晚上就是将近三百元,我觉得太贵,于是就拒绝了。
外甥倒是给了我另一个农家的电话,我打过去的时候,那边的老板态度并不热情,只说是加微信,可是他的微信又不是他的电话。我不想在他那里耗费时间,对我来说既然只是想出来释放心情,那么去把一座山并不重要。
我喜欢就近选择,最后我还是选了八里沟,这让老李很无奈,他说这个地方已经来过N次了,他不明白我为什么只愿做这个单项选择。
我很明白自己出游的目的,对我来说山水又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和人一样高低胖瘦模样不一样罢了,我在乎的并不是这些,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是我走出了家门,我走进了山里,这就足够了。
八里沟我最喜欢的依然是天界山。对于我这个腿脚不方便的人来说,在天界山走一走就像是在公园里走走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抬头看见的是山,是山外依然有山罢了。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到达天界山,山顶云雾缭绕,有些地方黑云压顶,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个地方冒出的黑烟。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下去上山,这浓重的湿气让人倍感湿润,甚至连敷脸的面膜都省去了。
空气中都是潮汕的味道,加上微微的山风,让人倍感凉爽。我们绕着天界山只是走一走,因为进入景点的时间晚,而且六点景点下班,所以我们只是来这里走上半个小时热热身。
我们早上吃过饭后会再次来到这里,我们也只是玩一上午,然后回家。
我本来是想在这里多住几天,但是到了农家山庄之后发现这里和家里一样热,房间里没有空调根本无法入睡,而开空调需要加20元的空调费,想想这并不划算,所以我们商量后决定中午回家。
儿子和外甥并没有来过天界山,我这次带他们出来也是为了走进大自然,为了让他们寻找更多的热爱。
我们入住的依然是去年的山庄,这个地方离天界山最远,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但是我也没有换一家住的打算,人总是习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活动,这属于固定思维,但是这样的选择也常常会让自己少更多的能量消耗。
开了两个房间。
我喜欢在山里住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住在山里我的心很静,这里晚上八点的时候就安静下来了,除了虫鸟的声音,我们听不到车辆的噪音,更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一切都写着静。
我需要让自己静下来,我喜欢这样的静,我可以什么都不想,安安静静地睡觉,似乎这世界的喧嚣都与我无关。
晚上九点我就睡了,而早上我也睡到了自然醒,我又一次听到公鸡的打鸣声,我觉得它不是喊我们起床,它只是想告诉大山它一直都在。
这一夜我睡得很踏实。
本来是要了空调遥控器,但是晚上九点的时候我就关了空调,窗外的风凉凉的,好像是到了秋天,我竟也丝毫感觉不到热浪。
山里的稳定就是这样宽容,它白天一样炙热,但晚上它就变得温和,它用它自己的方式提醒我们要高低有度。
我觉得自己睡了好长时间,但醒来发现我只是睡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已经让我满血复活,但是我却不想起来,在大山的温柔乡里我想再多睡一会,我不想醒来。
早上五点半准时醒来。
山里面到处都是虫鸟的鸣叫声,加上公鸡的高歌,它们仿佛在搞一场音乐会,这合奏的感觉让人不禁驻足,想知道它们到底在吟诵什么。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早站在房顶的楼台山观风景。周围依然很静,但是已经有人出来活动锻炼了,住在这边的都是本地的或外来的游客,他们在这里避暑,有的是住一个月或几个月,像我这样住一夜的不多,大多都是常客。
我在想等我退休之后我也住在山里,我也享受慢生活。老李说将来送我去养老院,养老院养人,但住山里是养心,对我来说人最终的归属还是大自然,所以到大自然中去才是我们应该的选择。
山,层峦叠嶂。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