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本书叫做《我与你》,之所以会买这本书是因为在浏览一些心理学文章时,不时有人提到这本书,说是看过之后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我好奇,也买来看看,却发现这本书的译本甚是晦涩,耐心如我也没有办法坚持短时间内集中读完,现在这本书成了我每次打开只看1-2页的书,即便如此,我还是打算把它读完,就像愚公移山,虽然山大也有被挖完的一天。因为 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很好奇,也一直很疑惑。
从小的生长环境加之我的个性,我过去一直秉持人性本善,并进而推演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他人。然而一路走来,经历了几次刻骨的伤害后,我开启了自我怀疑的念头。”难道我一直以来都是错的?” 要承认这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应该是花了近20年的时间去认识并承认这一点。(我可真够固执的!)直到今天,我方可以肯定地,心无所惧地回答自己,“ 是的,我错了,但是也不是全错”。 相信人性本善其实是我自己的世界观选择,面对这个世界我决定了让自己秉持乐观的态度 因为这样想会给我带来内心的安全感,其实这到底是不是事实,我其实并不那么在意,因为善恶本来无定论。
然而,我因此默认每个人都应该去善待他人这个观点,我承认我是彻彻底底错了。因为,我忽略了或者说我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客观的,不是主观想象的。什么意思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也是万物之一,天地间人最根本的需求是生存,人生来骨子里都渗透着对死亡的恐惧,虽然这种恐惧人并不能时刻意识的。人活着的所有的行为归根结底是为了能活下去。无论吃饭,工作,社交,休息,每个行为的深层动因都是我要活下去。也许你会问,世间很多东西都不是活着必须的呀,比如,我失去了一份工作但并不会就此饿死啊,这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情吧。可是,你自问一下,当你失去一份工作,你感到压力了么?这个压力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如果没有工作的状态持续,我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我就没有钱,没有钱,我就没法获取必要的生活物资,没有了生活物资,我会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你也会安慰自己还会有下一份工作,但是你心里还是会感觉的莫名的压力。人与人交往也是一样,不顺利的社交也会让你担心自己不被他人,进而不被社会接受,导致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最终也会导致死亡。所以,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死亡是人类终极的恐惧。
再转回来讲人与人。因为人人都怕死的,都竭力避免死亡,所以每个人不自觉的都在追逐着自己的利益,而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甚至可以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无论什么关系,都会同时产生利益冲突。在死亡恐惧的指引下,在利益争夺的驱使下,默认每个人都应该善待他人,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这是和人性相悖的。当然,这里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不会善待他人,而是任何善意背后都是有个人利益在驱动的,如果这个善意和自己利益相一致,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吝啬表达自己的善意的,毕竟对别人表示善意,就是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的是对自己的自我道德肯定和他人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最近热议的电影《我的姐姐》的原型的故事,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现实中姐姐的父母坚持中年再生一子,无论他们怎么粉饰,生二胎根本是他们为自己利益考虑做出的决定,而这触犯了姐姐的利益,进而导致了姐姐在父母去世后的激烈反抗。而姐姐周围的亲戚虽然异口同声地谴责姐姐冷酷,却也不约而同的最终以各种理由放弃了捍卫弟弟利益的斗争,这是因为谴责别人是符合他们树立自己道德卫士形象的利益的,而收养弟弟或者为奔走弟弟去打官司,是和他们的自身利益相悖的,所以他们最终也就“无可奈何”了。在这里,我没有要谴责任何一方的意思,因为双方谁也不是圣人。当父母坚持生二胎时,姐姐心底萌生出的被遗弃的死亡恐惧是旁人无法体会的;而当父母双亡自己被要求要分享资源给弟弟时,姐姐再次体验到之前自己担心的死亡威胁几乎成真了,她必然会拼命反抗,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姐姐内心无法承受的对死亡恐惧,所以她才会宁可被社会道德所唾弃,甚至牺牲弟弟来保全自己。你也许会说,什么死亡恐惧,没了2套房产,或者养大一个孩子,怎么就会害死姐姐,这完全不可能嘛。可是,如果你把这两种情况放到你自己身上,然后你再来说这句话,你难道还会说的这么轻松吗?如果你有一丝的犹豫,请问问你自己,你心底里害怕的究竟是什么。而姐姐明显是一个内心极度恐惧的人,极度缺乏生存的安全感,所以才像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块木板拼死挣扎一样抓住房产,同时踢开和她抢木板的弟弟。
当然每个人承受死亡恐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心理强大的人就会少一些恐惧,他们面对事情也就会更容易采取一些温和的方式,而采取激烈方式的,往往是对死亡抱有不可面对的恐惧,这样的人在心理学上可能是会被分析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真正高尚的人,他们无惧于死亡,就像那些战争中的烈士,见义勇为的人和真正无私的人,他们是人中之杰,他们能用意志战胜对死亡恐惧,因此,他们是高尚的灵魂,是值得所有人敬仰的。这样的人凤毛麟角,我们不得不承认,你,我,还有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当我们去评价,指责,表扬,又或者表达我们的好心的时候,背后的获利者究竟是谁呢?
人生在世,谁不是在拼了命的生活,所以,不必苛求别人,亦不要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