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
第四章 以始为终----自我领导的原则
在这一章谈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有了方向就可以不断地纠偏,可以少走弯路。能持续为同一目标奋斗,效能更高。
1、以始为终的两个原则。以始为终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第一次创造就是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创造,第二次创造就是付诸实践即体力创造。也就是定好目标并为之奋斗。需要注意的是,在头脑构思时是主动为止还是被动的被外界所影响,这会影响第二次创造的结果。
以始为终的第二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管理是第二次创造,领导先于管理。“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领导是定方向,管理是具体执行。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我理解这两个原则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领导常会陷于管理的思维定式中,领导过多的参与具体事务管理,会让管理者无事可做。这对于从事教育管理的人来说,同样值得警惕,需要明确的人员定位。
2、以始为终的基础。在制定生命目标时,需要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需从影像圈的核心出发,以正确原则为基础。这就像人生目标的基础,基础不牢固,实践之路就会很艰难。利用自我意志检查我们的地图或思维定式是否符合,是否基于正确的原则;利用良知作为罗盘审视我们的才智和手段;利用想象力在制定我们的目标。不同的基础,就会出现不同的生活方式,出现不同的生活中心。书中列举了很多,如配有中心、家庭中心、金钱中心、工作中心、享乐中心、敌人或朋友中心、宗教中心、自我中心和原则中心。以原则为中心的人,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干扰,能纵观全局,深思熟虑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但是我们常常会受到外界影响,原则被社会的偏见所替代,出现人生目标的偏差。
3、可以不断的改写人生剧本。在我们的第一次创造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或外在的影响,会承袭许多他人的人生剧本,但这或许与我们的内心本质或正确原则是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剧本,是之更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这需要自我意识、想象力和良知帮助我们不断的审视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4、制定个人的使命宣言。把我们的人生目标明确的表达出来,形成个人的使命宣言,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和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人总是复杂的个体,在制定宣言时,可以细分为各种不同的角色和目标,如父亲、工作者、学者等。作为团体的家庭或集体,也需要使命宣言的指引。
用以始为终来审视自己的角色和目标时,在家庭角色部分,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但在审视工作时,由于兼任管理和教学,目标总在两者之间摆动,这也使奋斗在两者之间摇摆,大大减弱了奋斗的效率。需要明确自我的认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