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下面两点很容易判断:
①对于除满足单纯生理需要(如吃,X等)的事物,还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专注和喜好。
②能欣赏美好的东西,关注点不总是丑陋的东西,说话也不总是挑别人毛病。
2.关系再好的两个人,若是忽视了分寸和界限,就会变成一场灾难。与朋友走太近,把朋友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最终只会失去这段情谊。与亲人太近,事事依赖不断索取,最终会丧失自立能力,与恋人太近,总想控制对方,不给对方留一点空间,最终只会一拍两散。人际关系最舒适的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
3.一般来说,人会不自觉地交往和自己经济实力及价值观相近的人,这导致穷人很难找到真正有赚钱经验的人来引领自己。即使偶尔能遇到,也不太能够相信,因为价值观的差异及冲击太大,他们宁愿相信熟悉的同类人。也许,他们最相信的是骗子,因为只有骗子才能做到只说他们想听的话。
4.无伤大雅的时候可以适度傲慢和自嗨,可在关键事情上不能傲慢,否则就是傻了。谦逊是用来面对自己的无知和面对世界的尊重, 而不是一种【令他人对你产生某种感觉】的演技。多关注几个高手,你会越来越謙虛,就像是尖子班里的差生,成績不算差但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垫底。靠前的学霸都沒骄傲, 我凭啥骄傲呢,骄傲給谁看呢.
5.在一个家庭里面,父母能够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就已经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了。
当父母过得不幸的时候,孩子们总会无意识地用形形色色的方式甚至很多是自我损害的方式去试图拯救他们的父母。
当然也许有一天,孩子们也可以学会尊重父母自己的命运,相信并祝福父母拥有自我成长的潜力,但这里面每走的一步都是血路。
作为父母,立足活出最好的自己,既是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责任的担当,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示现。而作为孩子,也不要总想对父母的痛苦和不幸负责,父母的人生的功课总要他们自己去完成。能对成年人的人生负责的,只有自己。
(配图: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