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
就像一部优质的电影,之所以打动我们,是因为演员还没有哭,观众已经泪流满面了;演员还没有笑,观众已经被逗得前仰后合了。
演员已经在表演的过程中,把各种情绪传递给观众。
演讲,也是一种传播,它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的一种传播方式,而且,演讲是一种双向的传播。如果演讲者只是自己在台上十分激动,手舞足蹈,而观众在台下毫无反应,那么,这就是一场无效的失败的演讲。
还有的演讲者,自说自话,只说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话,或者说一些只与自己相关的事,而跟观众毫无关系。
因此,无论是打鸡血式、套路化演讲,还是自说自话式,都是不好的演讲方式,也是演讲者要极力避免的。
演讲者的表达,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必须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观众听得进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表达。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演讲呢?演讲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播曹丽娇在《演讲三绝》中提到,好的演讲,本质在于双向的信息传递。
曹丽娇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曾获得过中央电视台全国主持人大赛优秀奖,在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后,先后担任过主播、播音主管,和某一档栏目的副总监。
她的过往经历,让她在演讲领域有着独到的经验和理解,于是,《演讲三绝》便由此而生。
刚才提到,好的演讲,关键不在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去,而在于能够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观点传播出去,让观点能够深入观众的耳和心,并获得他们的反馈。
因为,演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影响别人,打动别人,这也是最核心的观点。因此,只有达到演讲者和观众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才是好的演讲。
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通常都可以用“凤头、猪肚和豹尾”概括,同样的,好的演讲也适用于此。
在《演讲三绝》中,作者指出,如果能把握住“开场抓人、中场服人、收场动人”这3个关键点,就离一篇好的演讲不远了。
“万事开头难”,无论是文章还是演讲,开头通常是最难的,但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和听众的。
如何能让演讲在一开场就抓人呢?书中提到了6种方法,其中一种是故事开场法。就是在上台后,先讲一个故事,用人们都爱听故事的特点,将听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还有一种方法是承上启下开场法,如果听到之前的演讲者说了一个好的观点,可以把它作为开场,用来开启自己这一场。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在演讲一开始就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如果仅仅有个好的开场,后面的部分不能保持精彩,造成虎头蛇尾的情况,那么,也不能称为是好的演讲。
到了演讲的中场,你可以采用书中提到的“煽情+悬念”的方法,讲好自己的故事。这个方法也可以说是演讲的绝招了,它会释放出巨大的威力,帮助演讲者不仅说服人,还能打动听众的心。
在讲述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利用标新立异的方法,抓住听众的内心,而你的观点就会随着这种有创意的方法,久久地留在听众的心里。
在中场,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讲好主题和观点,同时,还要讲出自己的能量和风格。
无论别人的演讲风格是怎样的,你别出心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这也是你区别于其他演讲者的另外一个秘诀。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演讲的结尾部分,也有3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结束一场演讲。作者总结的是:画龙点睛型、引人深思型和情感共鸣型。
不论是使用金句,掀起演讲高潮的画龙点睛法,还是提出问题,引发听众思考的引人深思法,或者是提出期待和畅想,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这几种方法都可以作为一篇好的演讲的结尾。
姜昆说过,“演讲需要的仅仅是口才吗?不,重要的是嵌在语言中的‘神采’。这种神采,来自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还有你对视听对象的了解。”
演讲者有没有和听众心灵的沟通?如何找到和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些在《演讲三绝》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掌握好演讲的三绝,你也许会是舞台上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