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还未大范围普及时,大家的“朋友圈更新方式”大都是饭后茶歇、午后小区闲聊或偶尔通个电话、发条短信;其“朋友圈更新内容”也就是生活上的近期变故、邻里巷口的热议事件或所闻所见的新奇事。
而现在,无论是五岁小孩还是七十岁大爷,都能随时体验到互联网的神通广大。小孩们玩游戏、上网课,玩转各种手机软件;年青人、中年人建朋友群、发朋友圈,尽情展现着日常的生活状态;连上了年龄的老人们都能愉悦轻松地与家人微信视频,互道安好。
特别是近几年的微信朋友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得通过它,分享着图片、文字、音乐等,也无时不刻地体现出我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甚至是思维情商、品味层次等。
但是,很多时候,互联网上搭建的生活圈,参照于现实生活圈,似乎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差距?源于真实性,那些通过理想意向所打造的朋友圈,10条发文,可能有5条是“假状态”。
谈及“假”之事,其目的并非是对其群体强加“虚伪、矫饰、卖弄” 等贬义标签;而是以一种现象化的客观立场来说说这个“假”。
我们离婚了
前段时间,和好友S的一顿饭局,在上菜前的那段等候时间,我们都各自忙乎着刷朋友圈。“喂,看到了吗?晓晓和她老公在马尔代夫玩呢,帮她拍的照片好美啊,而且上面说的话,也太虐单身狗了!”
晓晓,和我们俩,初中、高中都在同所学校念书。日常也会保持联系,偶尔微信短聊一会或者回老家约出来聚聚。所以,对于她的生活状态,我和好友S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当我们忙于考研和找工作时,她正一边准备着毕业典礼,一边筹备着婚礼;对象是她的同校学长。
之后,我和S还一直调侃晓晓:“怎么结婚快一年了,俩人都没去哪度蜜月呀,难道怀孕了?”而晓晓貌似尴尬的表情,敷衍的笑了笑,说:“哎哟,他忙着呢,我这边单位刚好也暂时批不了假。”
看来这次他们俩是补上结婚前的蜜月旅行了,照片中晨曦纯净的海蓝色和夜幕时刻的香槟秀色,以及浪漫的烛光晚餐和俩人相拥热吻的甜蜜照片。我看了不由得点了赞,并心生羡慕地评论了一句:“人生大赢家啊,快点传授点经验,教教我和S如何做到爱情工作双丰收啊?”好友S也评论:“啥时回来,都等着宰你们一顿,哈哈哈。”
不过,奇怪的是,我和好友S的评论,晓晓都没有给予回复,而且近期,她也好久没联系我们俩了。
半个月后,我却听到了令我不敢相信的事,而且是从晓晓那所得知的。那天晚上,将近12点,微信对话框弹出晓晓发来的聊天内容:“我们离婚了。”
“啊,你大半夜开啥玩笑啊?”我回复。
“其实,早就离了。明天有空吗?约上S一起喝两杯,心情实在很糟糕。”晓晓回复。
“可是...之前..我看你朋友圈,和他过得很幸福。”我回复。
那个晚上,以往朋友圈所展示的那位光鲜亮丽的幸福女孩忽然间变成了现实中令人同情且失去光芒的柔弱女人。原来,晓晓两个月前就离婚了,因为性格不和,经常发生分歧,所以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婚后生活也就维持了九个月零七天;而那次马尔代夫度假照也只是因为担心双方父母难以接受事实,朋友那边也丢面子时,两人就暂时将离婚一事瞒着大家,在朋友圈上假装继续过着“幸福的婚后生活”,避免家人和朋友起疑和担心。
晓晓说:“其实,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当现实生活变得很艰难时,朋友圈似乎是个削弱现实落差的好地方。在那,你能把难堪的现实说得很美好,并且人们都难以拆穿,还崇尚向往着你所描绘的假生活。”
朋友圈的假状态
朋友圈的假状态,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避免他人难堪的善意初衷,还是为了弥补现实中的无奈与缺失。但到头来,喜怒哀乐最彻底的人,还是你自己。
我想你的朋友圈应该还有这样的:
其实过得很压抑,但朋友圈里却是个“生活无虑的轻松人”
其实最近很苦恼,但朋友圈里却是个“熬鸡汤、难处自有解决办法的强者”
其实内心很脆弱,但朋友圈里却是个“心理强大的知心大姐姐”
其实没啥大事,但朋友圈里却是个“故弄玄虚,制造神秘感的人”
其实生活很邋遢,但朋友圈里却是个“妆容精致、生活细致的人”
其实假期窝家里,但朋友圈里却是个“吃喝玩乐,快活潇洒的人”
朋友圈,一个新兴热潮的“自我经营”平台,我们的每一则发文,都像在完成“自我品牌”的构建和“自我形象”的塑造。
初次见面,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不是互替名片,而是更加接地气、即时便捷地扫扫二维码,互加微信好友。因此,一个微信账号好比一张简略的个人名片,而一个朋友圈好比一份详细的个人简历。
当我浏览你的朋友圈时,发现你每天都会坚持早起、跑步打卡,想必你爱运动,是位生活上进且有时间观念的人;当我浏览你的朋友圈时,发现你每周都会分享一本读书笔记,想必你爱读书,是位善于思考总结且有学习能力的人;当我浏览你的朋友圈时,发现你经常出外旅游,想必你是个外向豁达、性格爽朗的人;当我浏览你的朋友圈时,发现你周末都会亲自下厨,烹饪美食,想必你是个心细、有创造力的地道吃货....
隐形的等级链
其实,朋友圈就如一个社区,圈里的每一位好友、每一则发文、每一条评论和点赞,都会侧面传达着你的思想、品味、层次;换句话说,朋友圈也有着等级链,一方面是朋友圈大部分晒包、晒自拍、晒美食等大众行为,间接地也表露出人们本性的从众、攀比和嫉妒;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关系所潜藏的一个等级秩序,而朋友圈似乎就是这一社会关系的浓缩,好比大鱼看不起小鱼、小鱼看不起虾米,为何看不起,因为我自认为我比你高端。
但,我想说,无论朋友圈多精彩,现实生活再糟糕,那都是悲哀的;现实生活圈精彩,朋友圈再让人鄙视,你也是人生赢家。
当然,我们有权利像诗人一样,天马行空、有情有理地去描绘着诗和远方,但如果因缺少令人沉迷的故事情节和令人信服的背景素材而去刻意假想,欺骗读者的话,那剩下的只会是一场梦幻泡影。
不希望你自拍后,花了大把时间去虚化美颜;不希望你晒书后,拍完照就将书本扔置一旁;不希望你晒车晒包时,所花的每分钱与你的努力毫无关系;不希望你发各种心灵鸡汤时,明白了那些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但我希望你是真的很美、真的爱书、真的很努力、真的很幸福,和现实生活一样幸福。
因为,人的生活一旦幸福,朋友圈所分享的微小细节,都会是幸福的小小外溢,那不是故意晒或者假想,而是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