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青少年早恋的原因,再想想如何改变这个现状。
跟学生闲聊早恋这个话题,她告诉我惊人的消息:我跟他已经处了五年了,我侄子(小学生)也有女朋友……我除了自诩自己已经老了,就是大声“(⊙o⊙)哇”表示太惊讶了。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在处理青少年早恋这件事上可以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呢?笔者查询资料并归纳如下几点。
一:尽量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给予孩子多点精神上非物质的关注和疼爱,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左右。都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让孩子的内心充盈着爱,自然不会再异性身上寻求爱的抚慰。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引导工作要学到位。早恋其实并不是不可启齿之事。青少年第二性征出现之时,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普及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让孩子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而不至于感到恐慌,手足无措。让他们明白自己之所以会对异性产生异样的情感是正常的,再循循善诱与孩子们一起想出处理男女关系的正确方法来。这样,防胜于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已出现早恋的学生,我们在了解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后,先调查再有发言权。而不是抓到同撑一把伞就认定这两人恋爱,两人凑在一起就是举止过于亲密,凡是多一份理解,并非记过,请家长解决得了问题。
惩罚很多家长和学校认为这是很无效的方法,因为你用了之后能达到短暂的“效果”而紧随着的后果是比早恋严峻得多,但我们除了罚似乎无能为力。
[美]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提到惩罚造成的四个r: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退缩(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或者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我们惩罚他们的早恋行为,这些后果可不容忽视。那么怎么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管教非惩罚呢?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提出了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在《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对孩子尊重,首要是让自己与孩子产生共情。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孩子恋爱了,说明他们心中有爱,并具有了一定得审美能力,而我们的孩子被爱,说明他是有魅力的。我们值得欣慰。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什么,笔者认为还是家庭父母的爱,家庭是我们永远的港湾,累了乏了我们这时间想到的是家。早恋的孩子若有父母的理解和肯定,对待早恋一事处理起来也没那么棘手了。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孩子自己在思考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并非是家长校方强制得了的。
3:是否长期有效。实践证明惩罚在短期有效的,但长期的负面效果不容忽视。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若把早恋看作是一次机会教育,我们便不会那么焦虑反而会开心对待了。我们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这样想早恋也不那么恐怖和罪大恶极了。改变强制惩罚,从共情理解开始。
三:改变饮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现在市面上很多食品都不太安全,其中有让孩子过早发育的激素。一只鸡身上长三对翅膀,一头猪三个月就可以出栏,鱼的生长有避孕药……如果在食物链最顶端的我们食用这些吃了激素的东西,会怎样呢?早恋就此开启也是可预见的。
四:加大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最近的内涵段子,抖音短视频甚至是一些动画片都遭查处,发起了整改工作。学生中流行的“丧”文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
其实最重要的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形成自律之心,把生活重心转向学习,寻得乐趣。这样早恋的情况便会减少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