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两档节目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备受关注,新颖的形式,富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迅速引发大众的关注。就自己观看节目的感受而言,两档节目都是以声音的形式再现文字中的美好,并不断地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让观者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中获得不同的体悟。
近几年来一直都有许多文化综艺节目在涌现,从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到央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到北京卫视的《传承者》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见字如面》。自己也一直在关注这些文化节目。
只是,这几年在观看这些节目的时候,心里略微有些失落和遗憾,许是因为自己总觉得这些古老的精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节目似乎还停留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没有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好像还缺少一种方式让大家主动去走进这些文化。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这两档节目始终心怀敬意,因为他们的创新找到了文化传播的新样式,因为他们以文化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将这些优秀的东西真正带到了我们的生活里。用声音在我们耳边诉说,而让我们愿意倾听。
两档同样精致的节目,用自己的方式在传递文化,有共通之处,亦有独属于自己的特殊之处。我们知道两档节目都是第一季,在国内初创总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更希望大家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两档节目,其中的不足,就都放在我们的包容里吧。希望两档节目可以在一路前行中,延续这份传承。
用心发声:一个人,一段文
在《朗读者》开播之际,董卿就已经阐明了节目的宗旨: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每个被邀请的嘉宾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有关爱,有关思念,有关坚持,有关奉献……所有故事在那一刻地深情诉说,打动了我们。那一刻的共鸣除了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也许,其中还包含着对自己的一份思考。
而《见字如面》亦是如此,往事经年,回忆浓成诗篇,揉碎了的思念,都化成纷飞的笺。那一行行未干的墨迹被泪水晕染开来,泛黄的纸上是浓浓的深情。杜甫曾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是在安史之乱的动乱时期,他与妻儿分离,杳无音信时,最浓的思念吧。后来在家中偶然翻阅到一本《革命家家书选》读着读着泪水就落下了,那一刻我突然读懂了杜甫的那句诗,读懂了他对亲人的牵挂。那日容若”拨灯书尽红笺”,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在那漆黑的夜里,泪水冲淡了信纸色,这份思念又是遥寄给谁?在看这档节目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人往事,和台上读信的人一样,我们深陷在这段情怀中不可自拔。
两档节目最大的共通之处,是将声音作为表现形式,而文字是最好的依托内容。《朗读者》和《见字如面》都将主题回归到了一点,不论他们邀请的人是怎样的身份,他们都是人,都有人最真实的情感,他们讲述的也是人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份真实才让节目如此深入人心,让所有的诗篇都流淌在我们心间。
舞台布景,细微之处更动人
《朗读者》是由一面书墙为背景的,每到人物出场时,台上灯光会呈放射状,淡蓝或昏黄的灯光烘托出温馨的舞台气氛。而台下的观众坐在弧形的看台上,和圆形的舞台两相映衬。一个圆形的演播厅无形中就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温情。再到董卿坐在房中,桌上摆着两杯清茶,和嘉宾以老友谈话的方式,一步步推进主题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舒心。而嘉宾朗诵文章时契合的荧幕背景,木色的桌椅,复古的灯盏,或是一盆水仙,这些道具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策划的用心。开头的钢琴曲,结尾的民谣,在轻柔的乐曲中结束节目,这份巧思实属不易。
《见字如面》的舞台选用的是红砖艺术馆,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以这样的一个本身就具有原始和古朴意味的场地作为背景,更是契合了《见字如面》这档节目的立意。
而与《朗读者》明亮的空间视觉不同,《见字如面》强调一种暗,强调一种岁月的感觉。所以当嘉宾上台读信时,周围是暗的,只有他们和背后“见字如面”的布景。周围的观众围坐在一起时,这让我想到了《百家讲坛》开播之初,观众也是这样围在讲师身边,和讲师是没有距离的,大家围坐在一起更添一种亲密感。自然融入到他们声音中演绎的岁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节目主题曲的演唱带着淡淡的回忆的感伤,丝丝缕缕缠绕我们心间,有种怅然若失的惋惜。以一首歌贯穿节目始终,这也是他们的匠心独到之处。
两档节目,都胜在细节的真实。有时候我们观看一档节目可以从细微之处去观察。在那些细节里,我们可以更多的感受到他们的用心。
美中不足,等待更好的你
《见字如面》第一季已经结束,一期一期看下来, 有时觉得在读信开始前主持人可能更急切了些,相比于董卿的层层推进,嘉宾的娓娓道来,《见字如面》的这一段可能略有不足。而读信结束后进入下一封信也缺少了一些衔接。希望下一季的《见字如面》对每一封信的点评能够更加细致深入,在读后也能有一些探讨。在过去的岁月里,每一份留下来的家书,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同时也希望下一季的《见字如面》可以有更多的展现形式,在读信之外,可以穿插古典艺术的展现。那样的《见字如面》会有更大的感染力吧。
琦君的《爱与孤独》中有一段话,我想这也许可以成为《见字如面》的另一种注解:
“身为中国人,若因懒于作书,而放弃了这份最温暖的享受,实在太可惜了。尽管在此忙碌快节奏的工商业社会中,有电话录音可以代替笔,可是笔墨文字所传递的灵犀一点,意味情趣与“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电化工具究竟不同。古人说“书信是千里面目”,并不一定指书中文笔之美、书法之工,也是指的那份亲切感。不然的话,为什么旧时代的人写信,一开头都要说“如握”“如晤”,“奉书快如觌面”呢?自从来到欧洲,和朋友亲人都离得那么远,万里来鸿,更是珍贵。”
美中不足的,其实亦是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习惯于放下纸笔,选择电子化的打字阅读,每当这时候其实就有一些古老珍贵的东西在流失。就像张悦然所说“我们并不刻意再回到那个时代,只是比起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来,书信无疑代表着更郑重其事的时代,同时也是更落子无悔的情感。”我想每个人应该都希望收到一份独家定制的祝福吧,而不是群发的短信或是邮件。所以,在期待更好的《见字如面》回归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期待更好的自己的到来,也许用心写下一封书信,寄给远方的她,用心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身边的他。在这份用心之下,人与人之间多的又何止是一份温暖感动。
其实,每个看这两档节目的观众,应该都会有欣慰之感吧。——是的,好久不见了,终于等到你们的到来。也许,在当今社会,策划一档节目,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同样应该重视节目的社会意义。既然是文艺工作者,我想注重社会责任感应该也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吧,既然到最后都是为了人民,是人民的艺术,那何不从一开始就从人民的角度出发。
如今两股清流在文化市场中独树一帜,在他们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精致的节目出现,来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涓涓细流亦能汇聚成浩渺之江海,希望有一天文化传承能够真正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