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各种社会问题。而理解经济学思维的基本逻辑和原理则是前提。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的现象,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总体概括起来说就是:这些社会现象均是由个体在比较自身期望的额外收益与成本(即衡量净收益)后作出的与其他的个体的不自觉的社会互动与协作。个体在追求自身的目标与计划的过程中衡量取舍,并进行优化,这种优化行为继而又为他人创造了多种机会。所有这些个体的行为产生不断变动的净收益。社会协作现象就是对这些净收益持续调整的过程。这一切发生的基础是大部分社会互动参与者了解并遵守规则的协调和引导。规则的基础则是清晰界定并严格执行的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的规定保证了市场经济活动中基本的商品交换过程有序地进行。一个基本的商品交换过程需要买卖双方参与。商品不单指具体的实物,时间、知识等抽象的东西也包括在内,共享经济就是典型的代表。商品所有权的交换意味着买卖双方需要考虑到各自机会成本。理论上的交换过程不是等值的,因为双方通过放弃一定的机会成本获得了各自认为更有价值的商品。
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每个交换的个体可提供的资源都有一个可能性的边界。通过专业化的交换后,则扩大了彼此的可能性边界。通俗地讲就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后则拥有更多的思想。看看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跨界合作、巨头的收购与兼并、同行业合并案等等就不难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优化,避免重复造轮子。
上面描述的只是简单的交换场景,实际社会的交易活动会更复杂。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更多的中间环节会出现。这时就产生了所谓的“中间人”的角色,中间人占据着中间环节代表着其拥有着更多的信息资源、渠道入口。否则交易会直接跳过。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中间人”,各大电商平台、房产中介、二手车、信息分类网站、招聘网、外卖平台、众包物流、各种二手app(阿里闲趣、京东拍拍、58转转等)等都是其代表。它们的存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更快、更高效地进行;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将地方性市场整合到更大的经济系统中。
此外,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还可以对实际生活场景中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经济学最基本的需求法则是: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和需求数量呈负相关。导致需求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需求者)的数量的变化、消费者口味和偏好的变化、收入的变化、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以及预期的价格变化。当然,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相比,经济学中的需求只是一个维度。但是从这个维度可以进一步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户行为。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案例:95后QQ用户的比例较多,随着年龄的提升,使用微信的用户比例则明显提升;内容型的产品如视频、音乐、网站等,某一段时间用户数量、流量发生剧烈变动,可能是因为版权问题、同类竞品的大幅宣传优惠活动(替代品、互补品的变化)等;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可以更好的分析理解用户的行为,如经典的“啤酒与尿布“案例。
日常经济学活动中还有许多环节、角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助于更好的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