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陀祥和的面孔,亲切又毫不吝啬的笑容,闪耀诱人的目光,穿着一件用很多碎布缝合成田状图案的衲衣,赤足而行。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像一起在写意地漫步,没有一点疲态。平静地缓步而行,恭敬地作揖顶礼。
2.开悟之道就是爱与宽容之道。舍利弗外貌严肃,但他的目光和笑容都散发着无限的温暖和慈悲。
3.佛陀讲《看顾水牛经》——佛陀以牧童认识、看护、照顾水牛为例,为众比丘说法,希望他们:(1)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2)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3)清除身心的欲念、执著、愤恨和恐惧;(4)看管好自己的六根,好使它们不会在散乱中迷失;(5)用自己觉醒的教化使周围的人能免除身心之苦;(6)避免哪些会引起财、色、名等欲望的场所;(7)向往和珍惜禅坐的平和;(8)知道四念处是可导致解脱的资粮;(9)乞食时必定要小心保持与邻近居民的良好关系;(10)依赖长老们的智慧和经验作借镜;(11)依仗四圣谛来作为今生的向导。佛陀说,如果每个比丘都依着这十一点去修行,六年的时间就足以成就阿罗汉果位。如果一个比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修行,他的身心就会受到损伤,贪心和嗔心之毒会感染他的伤口,令他在开悟之道上遇到障碍。
4.阿难陀的记忆人人赞叹,他可以全无错漏地把佛陀说过的话全部重复出来,被称为佛陀弟子中最多闻的一个。
5.佛陀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吃食物时不语吗?因为每粒米和芝麻都是那么珍贵,我很想静静地去真正欣赏它。佛陀把水慢慢地送到嘴里,恭敬而又极度欣赏地饮用。
6.佛陀告诉人们——人生出来是没有阶级的。每个人的泪水都是咸的,就如每个人的血也都是红色的。把人分成不同的阶级以至对他们有偏见是不对的。在这个世界上,太少人用慈悲心去看事物。弱的往往被强的压迫欺负。爱和谅解可以减轻众生的痛苦。无论大多数人怎么看,真理始终是真理。能站起来维护正义真理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7.佛陀结婚了,但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君根本就是被囚于自己地位之中,因而失去真正的自由。人们不单是被困在社会的不公平和疾病的折磨中,还被他们自己心智所产生的忧悲苦恼束缚着。心底平静才是社会工作的真正根基。女人也如男人一样拥有智慧和力量,所以也应该肩负社会上的一些责任。生、老、病、死,一生都要面对,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肩负的。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所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由于参政者的野心所引起的。与庞然的苦痛比较起来,我们的双手是何等渺小。我们的心里时时充满惶恐和忧伤。
8.佛陀有了自己的儿子,生命既脆弱又高贵。他把孩子抱在怀里,一时间感到飘飘欲仙,另一方面,他内心却是忧心忡忡的。
9.佛陀开始独自修行——我并不是因为自私或想逃避责任才离开家庭。出家人是依赖在家众供应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