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总是这样的,阳光肆意无度的扑撒,枫叶触目惊心的红,天空忘乎所以的蓝,银杏璀璨万丈的黄;莲叶萎了,残的翻天覆地,一望无尽的忧愁。而深秋里的夜,却总是来的特别快又特别静悄悄。
半夜里总要醒几次,给还在月子里的狗妈妈和小宝宝换几次热宝,它们的夜皆是温暖舒适的;我总是迎着月色,披衣而起,定了闹钟一般准时,三个小时醒一次,于是清晨总是恍惚,mysore 换成中午或者刚落幕的夜里。
瑜伽垫还静谧在一丝霞光的温存里,天空已经从青黛色变成墨色。万籁俱寂,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退出的舞台,四面八方隐隐听得到几声蝈蝈叫,叫声都那么平静随和,透着一份寂静安稳,呼吸禅坐冥想时,心里踏实极了。
一盏灯一盏灯的亮起来,一台又一台回家的车,思心,情心,生命,身体,都无视外界所发生的一切,要开始做一份 “ 神圣者 ” 的自我清洁,自我圆成的工作,从呼吸和身体去寻求内心心境自我完善化的一份工作。这并不是一种关于伦理本性的比较狭隘的禁止或者遏制某些欲望,冲动,癖好的操守与行为规范;而是以行为来达到诚实,仁爱,慈善,恻隐,贞洁,自律等很多良好品德的成就,具备纯洁化了的意识意志并长期稳定这一美德的过程;称之为 “ 瑜伽 ” 的过程,也是 Mysore 的过程。
前几日,有人转发由鲁小明老师整理的一份王东旭老师在西湖国际瑜伽节上的一段演讲,大意是给青年瑜伽老师的三点建议,细细读来,受益匪浅,个人再次总结如下。
第一点建议:要有根基。
追根溯源瑜伽,要从 7500 年前的 “ 三德 ”( Sattva, Rajas, Tamas ) 开始,了解梵文包含着的瑜伽经典,神话,以及体式。瑜伽可以流传到今天,是因为瑜伽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文化,才是其本质,才是 “ 根本 ”。从身体内的土,水,火,空,风五大元素,从海底轮到喉轮的高度,就是体式与脉轮以及五大元素的联结。
如果,你是一个火能量很强的人,又去练习火能量十分旺盛的体式,你的身体就会出问题。因为每一个体式都和五大元素的观念有关联。
如果你清楚自己练习的体式和哪个元素相关,就不会乱练体式,也不会误练体式;懂得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体质和三个 Doshas 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练习才是正确的,没有伤害的,对会员的辅导也才是正确的。
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没有 “ 根 ” 的瑜伽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无论你现在的体式体系多么厉害,都不会有用;因为 “ 无根 ” 的东西永远是别人已经摘下来的树叶树枝,只有有根的人才会长出新的枝叶。这才是 “ 传承 ”。
“ 传承 ”,永远都是 “ 根 ” 上的传承。没有思想,没有认知,没有知识,没有根基,没有文化基础,只有体式,又谈什么传承?
第二点建议:要懂人
如果总是跟着这个时代跑,这就是你并不真正懂瑜伽,也并不懂你的客户需要什么典型的表现,被别人牵着走,被市场牵着走,而不是自己走。
因为消费者本人并不懂瑜伽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瑜伽,如果你能告诉你的消费者应该要什么样的瑜伽,这是一种境界;同时,你才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瑜伽人。
第三点建议:“ 真 ” 的精进
艾扬格从 18 岁开始授课,当时的他对自己能否教好瑜伽并没有信心,所以他每天坚持体式练习六七个小时,然后在普纳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瑜伽经典三四个小时,只为了第二天可以上两个小时的课程。这样的坚持,伴随了艾扬格一生。
现在的瑜伽老师,请问练习几个小时?读几个小时书?或者?读不读书?瑜伽,如果没有 《 瑜伽经 》,没有 《 奥义书 》,没有 《 薄伽梵歌 》等等,那么瑜伽就是体操,所以一个体操运动者是没有办法教好瑜伽的。
有根基,真懂人,踏踏实实的精进,无论从事任何一份职业,还是一个作为普通社会中生活的人,都是不错的。
想总结一点: 永远不要蔑视知识,那是让一个人永远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可以保持平静稳定和平和心的力量来源;以及生活中家庭和子女教育代代相传的唯一别人拿不走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瑜伽可以传承至今的唯一途径。
堪布土丹尼玛说:“ 如果你遇见一位三流的上师,他像个巫婆,经常给你说神讲鬼,也让你满身挂上所谓的护身符,最终令你变成一个神神叨叨的人;如果你遇见一位二流的上师,他像心理咨询师,经常安慰和疏导你的情绪,同时助长你的依赖,最终令你变成一个被动附庸的人;如果你遇见一位一流的上师,他像一面镜子,自然揭发你的过患,同时也启发你的智慧,最终让你变成一个独立自由的智慧勇士。”
瑜伽真正想问的,始终是:“ 你内心真实的诉求,是什么?”问明白了,才能找到自己的路。在人类伟大的精神进化上务必做到真实,才能将必然不完善的本性之机械持续着的事物引退。才能在真理,知识,权利,爱,悦乐之中由精神来决定行动,而不是由行动来决定精神。这种完善,就是萨陲的 “ 自性 ”的纯洁,一体与一体的和谐完善化;因为心思是牵涉在生命里,从意念之中发出来的。
这几日神思始终恍惚,体式练习的少了,就用禅坐来弥补,生活中的一切苦闷遭遇阻挠,一切聚散离合以及一切的欢乐,都变成 “ 蒲草细荷花小 ”,随着呼吸情感的平复,不好的情绪,一一散了。
在这样的秋天里,这样的安静月色慷慨唯美,瑜伽垫上,坐一会儿,躺一会儿,那是遥远心底里的青烟,向天空传达的反耀日光,爱是爱的,心是恬淡的,每一个体式安定沉稳,眼角眉梢,映衬在瑜伽垫上的银色月光里,都是舒缓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