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有写文章的框架,不同的文体框架也不一样,论文是文体的一种,因此写论文也要有一个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是用来整理资料、回答问题、呈现观点和结论的。
分析框架不等于研究的内容框架,在论文中可以或显或隐的使用。分析框架带有工具性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或桥梁,有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创造,分析框架要追求完整性、严谨性和新颖性。例如研究学校文化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就是一个常用的分析框架;还有诸如“知—行—意”,“纵—横—交”,“个性化—社会化”,“规训—教化”等都是教育研究领域常见框架。
音乐家付林在这个视频中,用到“厚度—宽度—高度”这一分析框架。他用这个分析框架分析了什么样作品才是好的作品,进而用这个分析框架指出当前音乐创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音乐家付林所谈到音乐创作所需要的“厚度”“广度”“高度”,我们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中也同样可以借鉴。
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厚度,这里是指知识的厚度。作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我们应当至少阅读我们研究方向近五年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书籍,只有当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厚度,我们的视野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研究的空间,因而到达了“广度”。有了对该学科较为全面的了解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空白方向、政策的走向等。有了知识的“厚度”和视野与思维的“广度”,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来自:话语传奇 ,讨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