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份,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预告片发布,因其第一次采用了圆形的画幅,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负责这部电影摄影的摄影师罗攀,在播客《硬影像》里详细地谈到了摄影上的经历和考量。当时就令我很期待电影上映,昨天终于如愿。
电影里,北方的镜头采用方形画幅(1:1),南方则用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团扇画、拱门、屏风。再配合上鼓声、唱戏、山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都在银幕前感觉到了很中国的印象。
这跟拍摄手法不无关系。
由于画幅很狭窄,罗攀刻意把有焦点透视的镜头减到最小,不少镜头以墙为背景。镜头移动也完全放弃了摇,主要都是卷轴式的平移,避免纵深、突出平面感。否则,会带来孔洞一样强烈的窥探感,或者望远镜似的东张西望视角,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采用圆画幅?说法众说纷纭。其实罗攀在播客就很详细地交代了事情经过。
导演冯小刚一直想对电影作出突破,他们在取景时的一天晚上,问罗攀有没有看过一步方画幅的电影,罗攀表示这不算罕见。冯导提出还能怎样在画幅上做文章呢,罗攀脱口而出「拍个圆的不成?」于是马上打开电脑试试加上圆形遮罩,效果让两人都很满意。
但他们随后发现,在北方采用圆画幅显得别捏,南方却很自然,于是觉得一方一圆,正好组成方圆,又能对电影里故事的场景有所区分。虽然他们遭到了其他同事一致的极力反对。最后正式拍摄前罗攀还拍了一部样片,冯导觉得可以,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尝试。
最近有不少电影在短短两小时里几次改变画幅,比如采用了三种画幅表现三个时代的《山河故人》,另外还有《刺客聂隐娘》《少年派》等等。但画幅的改变并不是为了特别,它应该符合剧情的需要,或者为电影提供叙事价值。
比如荧幕越宽,现代感越强烈。《山河故人》里从窄到宽到超宽,正对应着八十年代、千禧之年以及还未到来的二十年代——映衬了时代的改变。《我不是潘金莲》则更为明显。
《我不是潘金莲》最后表现出来的中国意境,罗攀却认为,(追求)中国意境并不重要。
如果是一个西方人看这部片子,或许他会觉得这是一个讲告状的故事,仅此而已。而中国观众在接触电影这么多年之后,也习惯了这种形式,不会感受出中西方间很大的本质差异。除非是拍摄古代、文人雅士的主题,使得每个画面都是中国画,但这并没有必要。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然表现出现代人们的故事、变化,这足以在微妙中体现出中国意境。
这也让我联想到「中国设计是什么」的命题。刻意地施加和融合剪纸纹样、福字结等的元素,这些显然构不成真正的中国设计。
最后,推荐收听这期播客。播客里还提到了为什么选择南北方两地、而不是原著里的北方,最后电影快结束时的宽画幅有什么意味等等,很有意思。
上一篇:《「方片收集」体验(答简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