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鞭炮声是疫情以来最多的。除夕夜的麻将打的比较晚,三点才入睡,初一早上要去财神庙上香,我爸回老家出天星(农村一种迎接新年的仪式,大致是把桌子摆在院子中间,桌子上面放好蜡烛、香案、食物。然后烧纸钱、放鞭炮。需要等香燃烧完毕才能收拾桌上的东西,并且将桌子移动到屋内)。大概七点多就起床了,记得那天早上有雾,开车上山顶,车的感应灯自动都亮了。片刻到了庙门前,这座庙只有一个单间,里面供奉的是财神爷。庙门外从除夕一直到当天的鞭炮纸堆了很厚一层,烟雾缭绕。随后,打开提前准备的香、表开始焚香、烧纸、祈福。一系列操作下来,最后放鞭炮,下山回家。到家之后躺沙发上补觉,其实最多也就是闭目养神会儿。九十点左右,老妈做的饺子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下肚,顿时精神了很多,瞌睡也没了,随后在我爸带领下,我们父子三人又去了附近一个祈求姻缘的庙里,照着流程走一遍,上香、烧纸、磕头、祈祷上天赐予一份好姻缘,不管灵不灵验,反正我觉得自己还是很虔诚的,这个尴尬的年纪加上程序猿的圈子实在太小,也许只能等老天赐予了。
祈福完毕,就步行下山,最近的天气相当的好,晴空万里、气温暖和。加上陕南空气环境非常好,就这样悠哉悠哉的漫步下山,时不时的拍下眼前的风景,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沿着水泥路直接去了幺叔家,为了不辜负这大好的天气,幺叔、堂妹、我弟,我们四人又开车去了比较远的一个道观(七宝寨)去玩,这次不烧香拜佛了,只是单纯的去爬爬山,逛一逛,登高望远,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发动机再一次启动的时候,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直下,最后从镇上回家。提前约好了下午饭大家都在我家吃饭,于是陆陆续续大姑、幺姑、幺叔、大舅、老表这几家人都过来了,相聚一堂。也得亏了这些年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移民搬迁等政策使得大家随时都能聚到一块儿,不像小时候,住的都特别分散,并且交通不方便,基本靠双脚走路,想聚一起都很难很难。映像中拜年走的最远的一次是翻山越岭走了大半天才到。大家聚在一起,唠唠家常,说说笑笑。一年也就这些时刻是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刻。 一会儿有客人到家了,是距离我家较远的姑老表他们一行七八个到了,正好,来了就一起招待,我们这儿有个习俗,就是拜年的人到家里来了,主人都会做一大桌菜,招待这些亲戚朋友,如果当天没招待,离得近的,后面也一定会再次邀请来家里吃饭。
老妈提前准备了两桌饭菜,我们这儿过年期间一桌菜包含荤菜、素菜、凉菜、汤、小吃加起来共有十五到二十几种不等。相对于北方来说,应该算是很丰盛了,记得我舅妈,河北的,第一次看到我们这儿过年要准备这么多菜,她特别惊讶。
伴随着喝酒的那桌离开餐桌坐到客厅沙发上,这一顿饭就算招待完毕了,剩下的就是我收拾餐厅、拖地之类的,老妈收拾厨房,老弟和我爸继续招待客人,泡茶、散烟、准备零食点心、水果之类的。等一切都收拾完毕,近的亲戚都各自回家。夜幕早已降临。家家灯火通明,烟花、鞭炮声仍然此起彼伏。 但我还有任务在身,稍事休息就开车送客人去幺姑家。等再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实在困的不行。算算从除夕到当晚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洗漱完,放下手机一觉睡到正月初二早上自然醒。
大年初一这一天有些累,但放松、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