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4—朱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家先生有时给女儿读绘本,总问我:“这本书挺有意思的,但它到底想说明什么道理呢?”或者自以为领悟了,就立马给女儿教育一番“大道理”。此时女儿要么两眼放空,要么就要求:“爸爸,继续读故事吧。”这就是家长们从小上学留下的后遗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我对松居直先生的看法完全认同,图画书首先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当然,绘本作者肯定会通过作品体现他们的价值观或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感受等,而孩子越觉得这绘本有意思,才越容易接受作者传递的信息。家长们知道,低龄的孩子会要求把自己喜欢的绘本读几十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提问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给予温暖的回应及平等的讨论,我认为是最好的方式。说到这里,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好由父母亲自读给孩子听。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喜欢反复听故事,正好交给朗读软件。然而故事软件就算讲的再绘声绘色,也是机器发出的声音,与依偎在父母身边听父母的声音读出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何况孩子也不能跟机器互动。所以希望家长们能尽量每天读绘本给孩子听,这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