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打孩子及其他

圣诞长假,女儿带外孙回中国,自然是猛吃猛玩儿!但在外孙脑中记忆深刻的,却是他与一位严厉长辈的对话。

长辈是个要求自己与他人同样严格的人,后辈都比较怕他。外孙听说他打过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问清为什么打?怎样打?打后怎样?他有些担忧地问:你会打我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管孩子是做父母的事。

新西兰是个不可以打孩子的国家,家长打孩子,孩子或邻居可以报警,最终的结果要根据对孩子的伤害程度确定,严重的可能剥夺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权!外孙所以对此事格外关注,是因为在新西兰每个孩子都知道被打可以报警。

西方对于保护孩子是比较注重的,其用意主要是针对酗酒、家暴和虐童者。

外孙回来后,我听说了他对此事的关注,不禁莞尔,想到中国北方的一句俗语:下雨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这话可能让今天的不少中国人都看了心里纳闷!

把这句俗语仔细分析一下,从中能看出不少东西!

下雨闲着在家,所以打孩子。

下雨为什么闲着?

他所从事的是下雨就不能干活的职业。农民、建筑工人、搬运工人……但凡露天作业者,基本是出卖体力的人,赶上下雨就只能闲在家。那可是不挣钱的日子!

闲着没事干,正好在家打孩子。

为什么打?

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听话就得好好管管。

打就是管吗?

当然,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怎么能懂规矩?!不打怎么能记得住?!

不闲着就不能管孩子吗?

父母成天忙于生计,不可能在孩子身上费工夫。再者说,不忙着挣钱养家,靠什么把孩子养大?

……

说到底,在这句俗语生成的那些年代,中国大多数百姓没什么文化,干着一份靠出卖体力挣钱的工作,生存都没有保证,一遇天灾人祸或病患,生死存亡全凭运气。父母的生存经验没教给他们怎样教育孩子,能活着长大,能娶妻生子,能养活一家人就是福气了。

孩子为什么可以打?

自家的孩子当然可以打。

因为孩子的命是父母给的,孩子是自幼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是私产,当然可以自由处置。没见家长送孩子学徒要签生死文书,“病死逃亡概与师傅无关!”

家长凭什么能代孩子签生死文书?这都是孩子的私产性质决定的。

中国的家长们在骨血遗传中继承了孩子是私产的观念,同时也继承了养儿防老、延续子嗣、做人上人、光宗耀祖等一系列传统观念。就有了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无比关切,乃至恨铁不成钢的急怒暴燥和训斥、打骂。

西方孩子是散养的,从小提倡自立,自己事自己做,自己的路自己选。成年后离家不靠父母,父母和子女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父母老了由社会负担,要孩子帮忙需付给孩子工资。

中国孩子是圈养的,从小被精心呵护,父母为孩子的前途操碎了心,父母省吃俭用,带大了儿女再管孙辈。当然,多数孩子也会为父母的晚年尽心照顾。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是如此之大!究竟哪个更好?我说不清,分析起来一定是各有利敝,我相信永远不会有一个对多数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只想借此文告诉朋友们,过去若干年中,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下雨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俗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