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凯文·凯利
编者:大野和基
这本书篇幅不大,8万字左右,主要谈论预测科技在未来十多年发展趋势,比如ar、ai、数字孪生、区块链等科技在未来的发展应用场景想象等。也许是期待高了点,也许正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些老生常谈的预测,没有多少令人惊叹的点,也没有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全书共分6个章节,前面3章是关于科技发展导致产生的镜像世界、数字经济、游戏、食品、交通、财富、能源、教育、生物技术等方面的预测趋势及想象场景,第四章表达了对亚洲未来的看好,可能他的书主要市场在亚洲;第五章和第六章是kk思想的心法、原则、智慧,这章比较有看头。
总之,这本书是一名日本记者采访凯文凯利泛谈未来科技的记录,多少有点间接的不自信。书中看kk这个人呢,是一名理性的乐观主义者,有自己一套看待世界的原则和智慧,但不躬身入局,比如作者很长一段时间不使用智能手机,也不用推特,至今家里还没有ar或vr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留维持最基础需求的东西。是的,不上牌桌的人,总能显得理性且乐观。
一些阅读过程中的随感:
1、“镜像世界将引起重大的隐私问题。毕竟,它将包含数十亿只眼睛,在每一个点上都会瞥见事物,最后汇聚成一个连续的视图。镜像世界将创造大量的数据,我们现在无法想象其规模。要使这个空间领域发挥作用,令所有现实空间和事物的数字孪生与其同步,同时又让数百万人看到它,将需要对人和事物进行追踪,其程度只能称为全面监视状态。最终,一切都将有一个数字孪生体。”
-人被处于完全监视的状态,多少有点难以接受,况且与数字孪生体互动,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2、“他能洞察到一些尚处在萌芽状态、常被人忽略的创新将迸发出的社会影响力——有的甚至会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或颠覆性的破坏。K.K.正是这样的预言家,他的诀窍是“倾听科技”,活到老学到老。”
-这的确是kk的天赋领域,持续学习进化也是kk的处事原则。
3、文中提到将来大家通过ar共同协作制造自动驾驶的电动车的场景。很牵强的观点,这种低效的制造模式,更像艺术创作,更像玩闹,难道未来制造不应该是自动制造吗?
4、文中提到ar协作在建筑等领域里表现得极其显著。但是后面举例却是2000名歌唱家共同唱歌,不应该举一个建筑领域利用ar协作的事例吗?坦白说,不太懂,一伙人带着AR搬砖吗?这种活还是交给无人自动化吧。异地协作当然很重要很必要,但更适合设计创造阶段。
5、关于ai产生的次生效应,走这是那汽车存量增加导致交通堵塞来类比的,不应该和windows、谷歌、脸书之类的虚拟产品产生的次数效应来对比吗?
6、作者不赞同政府介入,限制谷歌、脸书、推特等巨头,针对越大越强的“网络效应”,我们尚未找到可以很好应对的、有效的工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此外,大数据的利益都被GAFA等大公司收入囊中,这当然不合理,必须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作者也同意对大数据进行规范管理,认为这件事应该到最后阶段再推进。关于这一点确实比较棘手,大家有什么好的看法?
7、关于食品的未来,作者认为人造肉等新生物科技的出现,会让食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我确认认为恰恰相反。事实上,最后的结果类似现在的大棚蔬菜,走向集中工业化,常年供应蔬菜整齐划一,食品工业化的结果是更多底层人只能吃廉价的人造肉,因为效率第一。
8、“我对一些尚未被商品化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睡眠。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买卖睡眠呢?”
-典型的笛卡尔式解构主义思维,不太能理解。
9、“未来,人们会选择在大城市生活,城市以外的平原会成为粮食生产的区域,其他地方都将恢复自然的面貌。人们在高度发达的都市中安居乐业,郊外自然环境优美,农庄分布其中,农庄里的机器人辛勤劳作。”
-这点认同,城市的效率更高,必然要取代农村模式。
10、“我做的仅仅是倾听科技,因为科技是有生命的。我会不断地追问:“科技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帮助其实现。”
-其实本质还是人想要什么?科技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类的欲望,科技的生命本质是人类欲望的延展。
11、“说了这么多,我自己其实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能说尚处在摸索学习的状态。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断追求,就可以在和自己职业无关的领域有所发现。我会经常参加一些和我的工作无关的项目,只是因为很感兴趣。因为没有相关知识,难免会经历烧脑的过程,这就促使我必须不断学习。明明没有写作经验,却会挑战自己,和出版社签约。明明没有拍过视频,却开始了系列视频的创作,甚至还开始做起了播客。正因为我不断挑战自己,所以我才能有机会不断学习新鲜事物。”
-这点值得效仿学习,无论什么事,首先要干起来,再定期复盘分析,再慢慢完善,这就是进化的过程。
12、“还有一项技术也充满无限可能,那就是基因工程。埃博拉疫苗可以挽救无数生命,但是它的意义也无法与CRISPR-Cas9这类基因编辑技术比肩。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其他科学技术产生影响,可以带来呈几何级增长的可能性。我在判断一项科技的时候,总会思考这项技术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这是作者判断的原则,也体现出作者的智慧。
13、“科技的利和弊,前者51%后者49%,之间只存在2%的微妙差别,但是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们就会看到其差别有多么巨大。因此,所谓的进步,从来不是在当下就能看出来的,只有回顾历史时才能发现”
-精妙的观点。
14、““乌托邦”,我更喜欢用“进托邦”(protopia)这个词。protopia是progress(进步)和topia(地方)两个词合成而来的。进托邦的含义就是,明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但会变得比今天稍微好一点儿。”
-所以作者是一个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15、“可能有人要问我为何还能保持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那是因为我知道,所有解决科技引发的问题的对策,绝对不是“减少科技”,而是“创造更多、更好的科技””
-类似“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16、“你可以尝试想一个更棒的主意。”
-改掉一个坏习惯的办法不是克制,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
17、“做出决策选择呢?我们不妨尝试用阿米什人的方式进行思考,可以自问,这个产品能让我得到成长吗?会为我的家人带来益处吗?对我的社区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吗?”
-对新事物保持好奇,但要谨慎地卷入其中,考虑对自己是否有用?
18、“我可能是一个待不住的性格,即使在国内也没有停止行走。我骑着自行车周游美国,遍访住在各地的亲友。”
-性格外向。
19、“因为《连线》杂志,我采访了许多硅谷的知名企业家。他们给我的感受就是,人越成功就越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成功会将人与现实社会隔绝。”
-成功者很难下牌桌,其实能看准机会下牌桌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20、“大企业难以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且,越是成功的企业越追求效率上的完美和优化,就会去做自己已经成功的事,或是追求完美的流程。如果想要有新发现,就必须走一条和最优化截然相反的道路。选择风险大、获利少、规模小的方向,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商业冒险。
”
-有洞见的观察。
21、“我将这个表导入电脑中,每天都可以提醒自己生命还剩多少天。
当看到“倒计时6280天”这样具体的数字时,我不由得会想要思考具体该做些什么。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一定要选出一件来从今天就开始。”
-这个想法有打动到我,人总要经历生老病死,没有例外。
归根结底,科技的发展就是高效率替代低效率的过程,和人的幸福没有多大关联。好比一群人在路上走,有些直着走,有些横着走,有些跳着走,甚至跳起舞,但是现在一切都以效率为指挥棒,结果只能是——统统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