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七八年前了吧?每年盛夏的傍晚时分,大人孩子总会齐聚在高高的埂头上,因为无论东南西北风来临,这里总会有凉爽的自然风吹过,所以临湖靠村的这一段埂面,既是村民们辛苦一天后消夏休息的顶好去处,也是他们谈笑风生地交流放松的美好时光。他们在凉爽的竹床上或坐或躺,男人们三五成群、海阔天空地聊点新闻趣事再扯一扯山海经,女人们更是随意地聚拢到一处,话题更是丰富多变,从邻居某位俊俏姑娘的样貌身段、心灵手巧,到“朋友”的家庭状况,双方家长是否已经“拉台子”说话?
从外村新娶的小媳妇的彩礼头面、三金首饰(即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是否富丽丰足,到男方“三大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是否准备齐备,女方陪嫁有没有“小本子(即存折)”压箱底,总是仔细打探、评头论足、津津乐道,似乎有无尽的话语,亦有无穷的滋味。有时还会从堤下走来一群昂首挺胸、摇头晃脑的大白鹅,“嘎嘎”地叫着从人群面前经过,伴着主人的一阵阵吆喝呼唤,它们总是步履蹒跚然而气势十足!
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在埂头上追逐嬉戏、撒欢打闹,每一晚总是喧闹很久,直至精疲力竭才能消停。那时的天上比人间还热闹呢,你看蓝盈盈的天幕上,银河又宽又长,自南向北延伸着,那么清晰明亮,就像在头顶不远处,那么亮晶晶的雪白,倘若真的有一条河,也应该是一条闪亮的云河!许许多多的星星一齐赶来,颗颗露出脸来,有的静静注视,有的深情凝望,有的挤眉弄眼,有的“唰”一下溜开了。这些调皮的小东西,是不是也像孩子们一样,在家完全呆不住,也到天河边上歇息乘凉,也在撒着丫子嬉闹玩耍捉迷藏?……老人渐渐睡着了,不一会儿便响起低匀的鼾声。
是啊,曾几何时,这种情景再也没有出现,再也不复存在了。随着农民工的大批进城,很多村落人口日渐稀少,许多农户大门常年是“铁将军”把关,场院门前更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他们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只在新年回来一趟。每一位农民工启程都有他们醒目独特的标志。他们往往肩挑背扛,大包小包外加几只塑料桶。
长宽近一米的方形尼龙袋,空间很是充足,什么都可以塞下,衣服鞋子吃的用的,大人孩子的几乎全部装进,电风扇草席则手拎怀抱,女人同样是全副武装,不过是体积稍小的帆布袋,同样填充得鼓鼓囊囊、撇撇满满。孩子们穿着新衣,背着书包,吃着零食,叽叽喳喳快乐得像只小鸟,几年前刚进城的黑蛋娃子,如今已同化得像个城里书生了。一家人满载而归,如同候鸟迁徙一般回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将在那里休养生息近一个月。
这短短的二十几天,是他们一年中最盼望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首先是一家人终于团圆,乡下年迈的父母早已望眼欲穿,早已翘首以待,从过年的吃食到年前的清扫均已准备妥帖。儿孙们归来的这一天,老两口更是清早起床,喜滋滋打理好一切,早早在埂头上迎候着。好不容易盼到见面的一刻,一家人都有些激动,老头子笑盈盈地牵着孙儿,摸着头接着包,嘴里却没有什么话,老太婆更是流下高兴又有些难过的泪水。
晚上,一家人欢聚一堂,心满意足地享受着丰盛的美味佳肴,这一刻,已经慰藉了亲人一年的牵挂,了却了两地的思念,所有的辛苦忙碌,一切的艰难付出,全部包含在里面,什么都是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