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效阅读课程阅读营第 11 期的第 4 天。我尝试用着高效阅读九步法来读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阅读开始前,我先做好准备,把书以及笔记本笔放好,把台灯打开,做了一个冥想,并设了一个 60 分钟的闹钟,接着开始了我们的阅读。虽然我没有成功地做到一小时读完一本书,只读了 95%左右,但比起之前要快了很多,我觉得很开心,我需要多加练习来成功达成一小时读完一本书(是不是有点非暴力沟通的味道了?)
看了这本书,我的总体感受就是,非暴力沟通区别于暴力沟通,简而言之就是牢牢掌握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不等于评论,观察就是这个你所看到这个事情的发生,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客观,但它只是一个行为或者现象。评论则是自己做出的一个判断。请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两句话的不同:
你这个月有 25 天有迟到现象——这个是观察,
你这个人真没有时间观念,每天都迟到——这个就是评论了。
感受。感受也不等于想法,感受多为形容词,虽然这个形容词在意思上有正面及反面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句话来区分一下,
我觉得很难过——这个是感受。
我觉得这个行为很不好——尽管这里有个“觉得”但它却是一个想法。
下一个就是需要。人类有 7 项基本需要:自由选择、庆祝、言行一致、滋养身体、玩耍、情意相通,互相依存,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有需要是生而为人的天然反应,所以不需要觉得害羞或羞愧。
最后一个就是请求了。请求需要具体,且需要请求反馈,了解他人的感受,但是不能用命令的语气或方式来说出自己的请求。这样子的请求也会更容易得到满足。
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倾听,在倾听过程中需要熟练使用这 4 要素,体会他人的感受需求,给他人予反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确认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且要保持关注,适当示弱。这样会更容易的使他人打开心扉,真正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同样表达感激也是一样的逻辑,对人表达感激不能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或者加一个程度词的非常感谢。表达感激需要明确,说出感谢的原因,在哪个地方帮助了你,然后你的哪些需要被满足了,以及自己的心情感受,这样是不是会让帮助你的人更加有成就感吗?如果是你,你会想要收到怎么样的感谢呢?
另外,很多人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得已,不得不做的事情让自己觉得觉得很痛苦,因为这明明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却由于某些某些原因导致自己不得不做,内心非常抗拒、痛苦。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将“不得不”改为“我选择做”,例如:”我不想去上班,但是我不得不去,因为我需要钱。“你可以将这种想法改变为“我选择去上班,因为我想要有经济能力更好的照顾自己及家里,这会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将被动选择将被选择改为主动选择,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整个精神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幸福感也加强了。
这次是我时隔一年后这本书,并且更加好的,更好的践行了高效阅读法。再次这本书,我觉得我的理解比比上次更深刻。虽然有点害羞,但我很想尝试一下,在生活中好好的使用非暴力沟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