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翻CL手册,主持人已经做了大概5-6次(除去比赛主持外),记得俱乐部做的第一个角色也是主持人。想来与这个角色的渊源也是很久远了。
总结一下昨天的主持,经历过一系列的主持,感觉每次都在进步一点点。最初连串词怎么串,主要克服舞台紧张。到现在怎么去营造气氛,与观众建立连接。感觉每次的主持都可以给自己带来惊喜。
优点:上台不紧张,串词更有序,声音更响亮。舞台移动更自如,所以感觉更自信。自信来源于对整体的把控,即便出现一些小失控(比如中场找红包大家high了最后要赶大家回去),也不担心。
因为在会前做了细致的准备,这准备基于对整个流程的思考,基于对每位上台演讲者背景资料的熟悉与二次加工,以及如何创造会议的氛围,基调,暖场。因为有了这些基础,即便出现一些小失控,也是在可控范围而不至于自己惊慌失色。
克服紧张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不存在一点都不紧张的情况。一上台,我仍然抑制不住的心嘣嘣跳,过一会大家high了我也放松了,后来就会渐入佳境,最终有种忘我的赶脚。这点说明要多上台,脱敏。而且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让观众暖起来,high起来是可以让主持人放松的。这是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忘我就会带来很多好处,声音会提高,舞台移动自如,与观众容易建立连接。忘我意味着把关注点放在观众身上,即便说错话也不会在意,纠正一下就好了。
最后来说说连接。与观众连接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但也是很重要的事。不管做什么角色,还是演讲。要产生互动,让听众觉得你说的东西和我是有关系的,才会愿意听。虽然我没有想得很彻底,但感觉先要主持人自己high起来,打满鸡血。把这种轻松欢乐的气氛传递给观众。这种氛围的营造也是一件微妙的事,甚至会决定整场会议的基调。主持人虽然不是主角,却是串起主角的那根线。没有线,珍珠也只是珍珠,无法变成项链。
缺点:昨天最大的问题是控场。因为昨天会议突发加了很多创新小游戏,从一开始的寻找棒棒糖,到中场的找红包。都是极其容易失控的地方。尤其中场,大家找不到红包都疯了,或者玩儿high,不管不顾了。时间官叮了也没用,后来叮了好多次。即便之前已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棒棒糖和红包的出场顺序及流程进行了设计,还是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所以下半场我应该及时调整,把IE的简介全部卡掉,时间更多留给演讲者,而不是要考虑面面俱到。
此外,分享嘉宾因为去学了戏剧表达。在分享已经超时,并请求时间官给更多2分钟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超时,并不含敌意得,坚定得把他请下去。结果时间官二次叮的时候,我上台,嘉宾还想说得情况,一度很尴尬。可以改进的是请观众一起拍手把嘉宾拍下去。这样处理会不那么僵硬,显得柔和。
再者,下半场的备稿环节,介绍一度让我觉得很混乱。怎么介绍演讲者与IE成了一个问题。又要介绍到,又不能话太多。一开始我尝试的顺序是:演讲级别(P?)——演讲内容——IE背景——IE朗诵演讲目标——介绍演讲者(背景)——邀请演讲者上台,带动观众鼓掌。后来发现太啰嗦,流程太长,自己还容易记不住。可改进成,备稿部分就介绍备稿者相关信息。评估部分再介绍评估者信息,这样两部分都不会有失衡状况出现。
罗里吧嗦一大堆,求路人狠狠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