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2 大同 星期日 晴(7℃/-12℃)
(简书日更187天/总日更873天)
购物的核心是物,而非是购买意向,购买意向可以通过营销广告,等其他渠道进行开拓。
但是商品本质达不到顾客的需求品质,最终也难以达到购买的决心,也是物美大于价廉的原因。
凡事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推进过程,当使用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出现需求和人气蹿升的“爆发点”。
用户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当量变完成以后,市场份额达到一定规模,用户习惯也开始定型。
同时用户习惯也是具有惯性难以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的,因此需求爆发的拐点也就随之而来。
业务前期亏损,使用率有稳步提升,是个好的现象。证明这个业务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业务没有竞争,有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机会。
生活中的事情,也不是随便一蹦就可以的,无论怎样都有一个过程,或者时间的沉淀,自然从不飞跃,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都是靠日积月累,日拱一卒,才能等到那春暖花开时。
当我再次和项目组成员回顾成立Seven银行的历程时,其中一人阐述了他的感想:“如果当初整个金融行业的状态顺风顺水的话,也许零售业和网络银行都无法申请到经营牌照。正因为当时的银行业处于岌岌可危的边缘,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开办银行。”
巴菲特曾经说过,“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人在顺境中应当保持冷静,居安思危,在逆境中积极向上,保持贪婪。
“不要在下雨的时候修屋顶”,晴空万里的时候,往往要提前未雨绸缪;当发现好的时机,经过衡量和思考过后,如果真的有需要,那么就果断出击,直接行动。
越看似赚钱的事业越容易饱和。
看似赚钱并不意味着真的赚钱,但是对于外行人而言,其实没有深入了解,不知道行业内幕,便能看到这个事业的盈利性,就证明这个事业更加容易饱和。
当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的人,不需要通过学习和了解,便知道这个事业能赚钱,就意味着有不断的外行,和内行加入到竞争当中。
因而更多的人,就会拥挤到这个事业中,形成饱和,令大家都赚不到钱。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顾客愿意付钱,必然是为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所以“物美”才是核心。
价格的“低廉”,只能让这个物品更容易被人看到,如果这个产品或服务不够优秀,也会让很多的人放弃购买。
又或者在购买之后,因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不满意,对于这个品牌产生厌恶,起到反效果。
在同样的品质下,低廉的价格便是优势,如果没有“物美”,并非彻底失去“价廉”的优势。
不过,在协同多个企业研发产品时,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绝对不能成为“好朋友”。 共同体会过研发的苦与乐,在协同作战的过程中逐渐脾气相投,产生同盟意识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工作伙伴间的关系太过亲密的话,面对没有达到标准的新产品,也会产生“算了,大家都不容易,这一次姑且让他通过”的松懈思想。
在工作中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同事,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产品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果因为两者私交较好,就会降低对对方的要求,减少必要性和优先级,审核门槛也会降低,这是人之常情,必须要时刻谨记。
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对别人严苛,也是对自己的自律、高标准要求。特别是同一个公司的合作伙伴。
当然也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在工作和部门间,一个项目推行较为艰难,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迂回解决问题,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