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事情一多,许多繁杂的事务涌上心头,大脑便似乎有些运转不过来。连着几天,每去一处,都总是丢三落四。先后丢了几个小物件。
纵然不起眼如它们,被我落在各处,这其中,伞却是每日都必须的。
伞,一个很奇妙的小物件。
它可遮阳,可挡雨,分有伞面(这里是说有图案的那一面)向里还是向外的两种。在淘宝上来回找寻,却是因为种类太丰富,反而犯了难。
有些是色彩斑斓的那一面向里的,也有些是向外的。总之,挑选它时,全凭心意。只需要考虑是想把包揽美好那一面留给自己,还是留给别人。
伞面向外时,带着其主人内心的感受以及一些外显的个性,同时大方的交付给旁人看;伞面向里时,便是一种默默的隐藏,旁人心中一种隔山望海的遥远感也油然而生。
但其实不论是伞面向里还是伞面向外,都是伞的一种造型罢了,在每个人心中都自有其定论,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伞面向里,就像是内敛中的温柔;伞面向外,也许是外向中有洒脱。
也像每个人都不相同的个性,从来不会凭借一把同样的尺去衡量。
相同的一把尺衡量出的只是没有温度的标准化的统一,而不是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有趣的灵魂。
世间万物都各有其缘法,如果强求一个标准化,反而变得枯燥无味了。而正由于这种各不相同,才更令人有所希望,有所追求,并且能看到自己可以改变的地方。
所以,也像伞一样。人群中间,有很多种各不相同。这些不同本身没有什么好坏,每一种不同也都有它熠熠生辉的地方,全看你如何发掘并且加以利用。
01
好坏已显 不论伞面向里向外
许多时候,会有很多人踏过了青春岁月才开始抱怨,将他前半生的所有不幸和遗憾都归结于出生时就已经有了定论的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
可其实,你的出身,也许远远没有你创造未来的双手重要。不可否认的是,那些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当然可以不怎么努力就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站在万丈高台上的那一个。
但那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多数的,就像还坐在课桌前、办公桌前的我们,还是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夺取属于自己美好未来的人。
就像一把伞,从来没有人因为它的伞面向里还是向外来评判它是否是一把好伞。而是通过它抗风的能力,图案的精美程度,各个细微处的设计是否完美来判断。
伞面向里还是伞面向外,可以是一把伞的出身,也可以是一把伞自有的灵魂。
这时候,不管自己出身如何,性格如何,条件如何,得不到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真的付出过什么。而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不过是一些额外的赏赐,本来就不算是你应得的。
小时候,常常听长辈说的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难道,还只是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可以因此而定论一生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其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而由此来决定他的个性以及处事的方式和态度,从而以小见大。这样的说法也许是夸张了一些,但也很实际。所以,定论一生的不一是你的出身,也是你的内在的那些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的形成独特灵魂东西。
所以,人生的好坏是自己决定的,不需要论及其他不必要的。试图将自己脱身于自己失败的人生之外,也很可笑。
不是吗?
02
挑选伞面 像里外中选择人生
伞面有两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样子;人生也可以有很多面,每一面都可以自己选择。如今你成为了什么样,本源于你当初选择了自己成为什么样。
我曾有一个很严格的英语老师。在他的班里,如果有听写就会很难,还会对超过两个错误以上的同学反复听写,直到合格为止。
那么一次,我前一周没有准备好,自然的就被他留了下来。在听写了四次仍然过不了之后,我们忽然聊到一个话题:“你觉的自己有什么缺点?”
也许是因为年少时常常不敢上台,不敢直视人的眼睛说话,而被冠上了“内向,老实,胆小”的帽子之后,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如此了。
那时我理所当然般的说出:“我内向。”气氛突然安静了,老师笑道;“这不是缺点,这只是一种性格,而且每一种性格都有它好的地方。内敛的人通常做事严谨认真,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有时候忽视了交流;外向的人通常广交朋友,思维开阔,却也会粗心大意,一些事情上想不了那么深。你为什么会觉得性格有好坏之分呢?”
那时候我才突然间恍然。人有很多面,我们不可能都局限于其中的某一面,成了一种类型的人,反而让世界单调了。而挑选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是自己决定的。每一种性格,都有不同的处事方式。我们所经历的不同的事情,也促使我们成为了不一样的人。
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去走的那一条路来破人生这个局。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拿一把什么样的伞来遮风挡雨,只要可以走到最后,就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红色的对勾。
所以,伞面的朝向本不重要。关键是在它成为一把伞之后,经何人之手,又成为了谁的伞,才更重要。后天的使用,远比先天是什么样子重要的多。
所以,不必在乎伞面的朝向,而在意于人生中,每一个途经的地方吧。用脚步丈量人生,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世界原可以很美好,我们也可以变得很优秀,成为自己希望的模样。
伞面向里?
伞面向外?
都不重要。
如若可以停留岁月的素笺之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去勾勒韶光,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