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六凌晨至今日清晨6时20分,陪伴父亲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最终阖目仙逝,由人间去往天堂。
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屏障。双亲在世时,我们看不见死神;父母离世后,我们便直面死亡。如今这道屏障已坍塌过半。
连日来,吊唁的亲朋皆以"这是解脱"宽慰,这也正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父亲在生命最后阶段承受着呼吸衰竭的折磨,病榻前守候的我和姐姐,目睹他求生不得的苦楚却束手无策,那种无力感犹如万箭穿心。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往往并非源于死亡本身,更多是畏惧死亡之前必经的苦痛煎熬。
当将父亲灵位安置于骨灰寄存处时,我竟意外感到释然。潜意识里,父亲依然存在,只是进入了不同维度,或是以另一种生命形态重生。
近年来对死亡恐惧的消减,得益于《西藏生死书》给予的启示,其中两个核心观点改变了我的认知:
一、生命本无常。执着于健康长寿的妄念,恰是痛苦的根源。只有正视生命随时可能终结的现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二、死亡非终点。生命如同奔涌不息的江河,死亡不过是转换了一种存在形态。当我们的灵魂从陈旧躯壳脱离出来,正是踏上崭新旅程的起点。
若此世留有诸多遗憾,死亡未尝不是开启新生的契机。从更高维度审视生命,我们犹如小区草丛间踽踽独行的蝼蚁,它的生死对宇宙无足轻重,对草木生长毫无影响,即便是它的同类亦不会因此改变轨迹。
直面生死并非凝视深渊,而是触摸永恒。